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惠农工程
桑梓深深热土甜
时间:2011-11-19 08:44:07来源:作者:贝宜可
       8月21日上午,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麻地会乡郝家庄村的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68岁的村民王贵宝手持现场赠送的农资产品,激动地说:“科协干部实实在在为我们村办实事,带来了这么多帮助,我们村肯定会大翻身。”这是自7月23日起,继省科协党组书记杨伟民,巡视员关原成、副主席崔忠、王德贵等领导以来,由省科协主席侯晋川、副主席郝建新带队的第三批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在该村开展的惠农捐赠仪式。现场赠送了农资、报纸等实用物资,将下乡住村活动推向了高潮。     住村点就是故乡土,住村点就是桑梓地。为使下乡住村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有所作为,在为期一月的下乡住村活动中,省科协机关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致富计划,层层落实,步步推进,点面结合,责任到人。他们走村串户了解民情,田间地头锄草耕田,彻夜座谈谋规划,话民生,聊致富,促发展,以郑重的承诺和实际的行动破解农民增收瓶颈,共谋增收致富良策。     同劳动 沉下身子问民生     郝家庄村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纯农业村。作为全乡耕地最多的一个村,这里山清水秀,土地丰沃,但因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差,一味靠天吃饭的村民仍生活清苦。为了增加收入,这个303户823口人的村子,很多年轻人都在外谋生,一些无人耕种的荒地杂草丛生。为改变这个村子的现状,让农民增收致富,7月23日、8月12日、8月20日,省科协三批下乡住村的领导干部带着对农民的深情厚意,先后来到郝家庄村。通过一个月的接触,村民发现这些干部都极为平易近人,从开始绕着走到后来见面了就主动打个招呼,攀谈几句。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干部居然扛起了锄头,卷起裤脚,到田里干起农活来。

    7月26日,杨伟民、崔忠和村民并肩来到了田间地头,一边为油松幼苗锄草,一边和村民拉起了家常。杨伟民详细询问了村里的水文土质条件、地里的庄稼收成及林地树木生长情况。了解到村民们一年人均收入仅1880元,杨伟民忧心忡忡,立即和其他同志一起商议,要在一两天内制定出适合郝家庄村的发展规划。

     8月13日,王德贵在田间挥锄、翻土、除草,工序连贯顺畅有条不紊。王德贵动情地说,我插队时候曾在农村干过六年农活,现在再回村子备感亲切,做起活来和农民兄弟恐怕也不相上下。村支部书记安国兆介绍说,全村99%的树苗都是他买来的,就为了做好村里绿化,并拓展村民增收新途径。王德贵对此连连称赞,并希望村干部团结一心,群策群力,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勤走访  体察入微解民意     山西省委办公厅于6月20日发出《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通知》。为了实现通知要求的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自接到通知之日起,省科协一班人就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下乡住村纳入了议事日程,并严密组织,有序开展。     为了真正了解农民生活现状,杨伟民及省科协下乡干部走村串户,分别到村民家中走访慰问。“孩子们都在干什么?身体怎么样?生活有什么困难?”每到一户,杨伟民书记都传达出了科协人的关心和问候。他吩咐随行的镇、村领导,要主动帮助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尽全力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走访慰问的13户老党员、五保户、低保户家庭分别送上了300元的慰问金。

     8月20日,在55岁村民王眼喜的家,省科协主席侯晋川、副主席郝建新了解到,他们一家四口人耕种十几亩地,但一年仅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其中仅农资就得花去一千二三,而且是从游商小贩那里购买,质量得不到保障。于是,郝建新算了一笔账,全村300多户人,一年农资得花去30多万元,如果在村里建一个科普惠农服务站,就可以向村民提供价格优惠、质量又有保证的农资。村民吕来元因常年劳作,身体不太好,郝建新当场帮他拨打了健康365热线和农科110服务热线,向专家求教,嘱咐他在搞好生产的同时,要多保重身体。      定规划  履行承诺重实干     自省科协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在郝家庄村开展以来,科协人带来的不止是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以杨伟民带队的第一批住村干部带着村干部、村民的厚望和重托,在认真走访调研后,连夜起草了《郝家庄村2011~2015发展规划方案》草案,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做了汇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更科学地帮助郝家庄村致富,《草案》科学地从郝家庄村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及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脱毒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标准化基地建设、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使役兼肉用牛养殖发展工程的建设、林地及坡地生态优化工程、社会事业及乡风文明推进工程、“两委”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等7个建设项目及加强领导、分解任务、保障投入、严格监督等4项保障措施。      8月12日,在郝家庄村委会会议室里,省科协巡视员关原成、副主席王德贵召集了7位省科协机关部门负责人、2位省农科院专家及麻地会乡和方山县的3位领导,共同就第一批住村干部起草的《郝家庄村2011~2015发展规划方案》进行讨论。经过讨论交流,大家一致同意,未来的郝家庄村在省科协的帮助下,将逐步形成以脱毒马铃薯、使役兼肉用牛养殖为主,玉米、小杂粮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到2015年末,农业经济规模、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达到5000元。      抓落实  各方联动助致富      为了继续深化、丰富、夯实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真正把惠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把温暖送到每一位村民身边,不仅省科协直属单位山西科技报刊总社、山西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向农民捐资捐物,像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这样的科普惠农企业也加入到其中。

     8月21日,郝家庄村广场上“科协干部下乡住村,科普惠农进庄入户”的鲜红条幅格外醒目,这里正在举行省科协的捐赠仪式。郝家庄的村民全体出动,十里八乡的村民也闻讯赶来。省科协现场向村民捐赠了价值5万多元的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今日农业全年报纸,为每户农民免费加入科普惠农会员,为全村500名手机用户分别赠送一年36元的今日农业系列科技手机报,并免费提供价值3万元的金果利、旱地宝、植健壮、惠农金露等科普惠农专供农资。值得一提的是,省科协还向村里将安装下乡产品贝斯特太阳能的村民提供48.6万元的资金补贴,每户村民只需花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即可享受新型清洁能源。省科协主席侯晋川在讲话中指出,郝家庄村作为省科协的定点包扶村,惠农政策将优先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要省市科协、乡镇村民共同努力,共谋发展,五年后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指日可待。      人头攒动的活动现场只是下乡住村活动的一个缩影,而使村民增收致富的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让乡村早日繁荣富裕的措施各方都在行动。      省科协请来的省农科院的养殖专家、种植专家忙碌着,他们为村名组织培训,给村民答疑解惑,不管家里有牛没牛的,都会围在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牛研究中心主任杨效民的身边,问长问短,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村将来会成为养牛大村,越早了解养牛的知识,就能越早致富。      下乡住村的科协干部也不闲着,他们亲自丈量着即将建成的科技资料图书馆的每一面墙,合理分配着图书可占用的空间。他们每天都在走访“五保户”、“贫困户”、“老党员”,问问他们的需要,看看他们的生活,听听他们的心声。他们还亲自村前、村后地走、访、看、听,为将来的牧场、牛圈做规划。      科普惠农下乡服务队队员更是乐此不疲忙服务。为了早日在村里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他们头顶烈日,房前屋后地测量计算店面规格,摆放科普报刊架,更换科普信息宣传栏,联系将要配送的农资产品。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时地为前来咨询农业问题的村民们进行详细的解答。为利用村民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农业技能培训,他们顾不上吃饭就开始准备培训资料,播放幻灯片,介绍科普惠农优惠政策,一直工作到深夜。      下乡住村,科协领导干部带到乡村的,不止是惠农政策、帮农措施,更是党和政府对经济相对落后乡村的关怀之意、关爱之情。科协人用脚丈量的,不止是郝家庄村一寸寸的土地,更是全村人倒计时迈向幸福生活的步步征程;科协人用热情绘就的,不止是郝家庄村的发展规划,更是繁荣富足和谐秀美新农村的宏伟画卷。在省科协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决胜的信念,扎实的作风,有力的组织下,一幕意气风发的乡村增收致富大戏正紧锣密鼓,绚烂启幕……   记者 陈海瑞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