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年3月12日上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楚天交通广播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主办了一场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生活,主题为“守责履信保质量 服务消费惠民生”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活动当天,艳阳高照。一阵威风锣鼓,吸引了人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法律法规宣传处、真假商品鉴别台、商品检测服务处、家电维修服务点、专家咨询服务台、名优特产品展示台前,都围满了闻讯赶来的消费者。他们不停地向专家、向质检人员咨询自己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询问法律法规对消费维权的新规定,并认真倾听专家的解答。25位质检专家将优劣食品、节能灯、纺织品、化妆品、燃气灶、席梦思、防盗门等产品实物带到活动现场,热心为一批又一批市民讲解商品的选购鉴别常识,引导市民提高维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打假专家与名优企业联手,在展台上分别放置了真假样品,向消费者讲解假烟、假酒、假药、劣质电线、劣质木地板的识假、辨假知识,教现场的市民如何区分。宣传法律法规、产品质量知识等内容的展板也有许多市民驻足观看。
在活动现场,市质监局不仅现场受理群众投诉,还设立了热线电话,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工作人员认真记录,耐心解答,能够现场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责成相关部门妥善处理,争取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答复。
活动的开幕式上,武汉光明乳业等五家乳制品企业向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出倡议,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自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自觉做好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农资暨家电下乡质量行”启动授旗仪式。
据统计,参加现场活动的单位达70多个。现场接受咨询近5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现场检测珠宝、眼镜、血压计、建材放射性等100多起。3·15宣传咨询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质量安全兴企
服务三农惠民
市质监局农资暨家电下乡质量行启动
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市质监局组建了农资、家电质量服务工作队,于3月12日举行了“农资暨家电下乡质量行服务工作队”授旗仪式,全面启动该项工作。
1、在春耕秋播前,大力组织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组织农资打假,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2、开展农资区域性质量问题整治。严查各种违法案件,以化肥、农药、农机及其零配件为重点产品,严厉查处无证生产、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和虚假标识标注等违法行为,对坑农害农质量违法行为,一查到底,从重惩处,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3、加大家电下乡产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对CCC认证、能效标识以及产品内在质量加强检查,确保下乡产品符合强制性认证适用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严厉打击借“家电(汽摩)下乡”之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重点查处翻新及非法加工***废旧家电产品及汽车、摩托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无CCC认证生产、销售、货证不符、能效标识以低冒高、伪造冒用家电下乡标识等违法行为。
5、开展现场受理举报投诉活动,帮助群众索赔维权,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假劣润滑油伪造厂名、厂址案
2009年3月31日根据举报,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对武汉世纪双龙润滑油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公司正生产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劣质润滑油。经查,该公司擅自生产标称“浙江壳牌化工石油有限公司”、“北京中南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名称的润滑油,属冒用、伪造厂名、厂址,涉案货值共计177496元。市质监局依法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的润滑油产品849件(桶)及违法所得6114元,并处罚款154000元。
2009年武汉市十类行业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
3·15活动开幕式上,农资、家电下乡质量服务工作队授旗仪式
伪造检验报告案
合格率%
东西湖质监分局根据举报投诉,对武汉霸诚环保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公司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生产植物燃气炉130台,销售100台,随炉具提供客户及代理商的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经查证检验报告系伪造,且炉具无法正常使用,涉案货值20540元。其行为违反了《武汉市禁止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条例》相关规定。东西湖质监分局多次协调,为投诉人追回全部货款,并依法没收其植物燃气炉、违法所得、处罚没款11270元。
根据《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要求,2009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销售的220类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产品12518批次,合格11083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88.54%。重点是紧紧围绕涉及民生的“衣食住行”、农资、建材、节能、环保等产品进行了预警性、跟踪性、针对性的监督抽查。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活需求。去年该局加大了对食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共抽检各类食品4885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0.4%,重点检验了微生物、添加剂、重金属元素、有害物质限量及标准规定的其他产品性能指标,其中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抽样合格率为92.09%,未获证食品抽样合格率为82.92%。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群体的安居乐业和身体健康。去年该局抽查了电线电缆、水泥、塑钢窗、油漆涂料、天然石材、陶瓷砖、地板、水暖配件、石膏板等35类产品3910批次,重点检验了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节水节材指标、抗老化性能,平均抽样合格率91.3%。
家具、家电、纺织、日用品密切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去年共抽查家具327批次,合格率91.74%;纺织服装、日用品共抽查1678批次,合格率87%;围绕节能和终端用能产品,抽查了房间空调器、电冰箱、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及乙醇汽油、轻柴油、民用蜂窝煤等产品707批次,重点检验了电气安全、能效、辛烷值、杂质、闪点等项目,平均抽样合格率85.57%。
化肥、农药、饲料、农用膜等农资产品是农业生产基础必需品,市质监局围绕重要农资产品,抽查297批次,合格率93.6%。
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市质监局已按照保障安全、发展经济、服务消费、促进和谐、提高工作有效性的要求,依法采取了监督抽查后处理措施,扶优治劣,推动了企业及时整改和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今年,该局将按照国务院、市政府部署的食品安全整顿、“农资暨家电下乡质量行”等活动要求,增大对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节能降耗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产品的监督抽查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公布抽查信息,服务企业,引导消费,努力促进全市产品质量提升,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以次充好拼装电视机案
食品饮料
机电产品
纺织服装鞋类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
家具产品
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
日用消费品
包装材料及印刷品
危险化学品及其他产品
能源产品
2009年3月13日、4月1日,江汉质监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个体户丁学元在江汉区前进街大兴巷某仓库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该个体户用拼装电视机冒充名优电视机销售。执法人员先后扣押其以旧翻新的电视机共计251台。依据《产品质量法》,江汉质监分局对该个体户罚没款114540元。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条措施服务企业
一、简化办事手续。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依据、条件、范围、程序和时限等,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交的全部资料。简化特种设备施工告知手续,加快加大网上告知力度,优化网上审批系统,行政审批提速。
二、提高工作效率。开辟便利直通车服务窗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积极为前来办事企业提供热情便利服务。组织机构代码办证当场受理,当场发证。对持有效《再就业优惠证》者,减免办证的相关费用。
三、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实行八小时以外预约服务制度,对全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需依法实施检验检测的,随报随检,优先安排,实行特事特办。
四、建立对口联系企业制度。确立若干个对口联系企业,开通服务直通车,制订个性化服务计划,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掌握企业服务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企业提出的需求,明确责任分工,按“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督促解决到位。
五、做好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管理。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选择我市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的农产品,继续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加强相关专用标志的使用管理工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六、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支持企业开展全员全过程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突出重点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企业员工开展QC小组活动,开展分层分级的特色服务活动,对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优秀QC小组,落实各项质量奖励制度,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企业实现从一般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七、实施名牌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武汉名牌产品产生机制,开展武汉名牌产品的培育和管理,指导武汉名牌评选工作,使更多的武汉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提升武汉制造形象。
八、强化和规范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通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完善监督抽查后处理措施,健全抽查结果分析评价体系,积极帮扶企业整改,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质量分析会,指导企业、行业分析和查找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找准问题,提高质量整体水平。
九、开展“质量专家企业行”活动。组织各方面的质量专家为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向企业送质量知识、管理方法,诊断企业的质量问题,协助企业技术攻关,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定期回访获证企业,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十、支持和引导企业抢占标准制高点。发挥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科技进步奖及标准研制资助奖励的引导、激励作用,指导我市优势、特色和支柱产业企业开展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争取行业话语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一、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加强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促进企业节能增效;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帮助企业确定关键能源计量控制点;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耗、排放等相关标准的宣贯培训,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标准的实施,大力支持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二、对重点工程跟踪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如80万吨乙烯、武汉新港、地铁)等重点工程进行跟踪服务,为重点工程提供免费咨询、检测费用预算、上门收发仪器设备等服务。
十三、规范检验行为。对我市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需求,为其度身定制便捷的、个性化的检验检测服务,出具检验报告的时间在规定时限内提前办结。严格执行检验收费标准和各项优惠政策。
十四、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免费培训。对1000名中小企业的厂长、经理及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培训,全年免费培训企业员工累计不少于3000人次。
十五、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在行政执法中以“关注民生,帮扶企业,拉动内需,扩大就业,规范市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名牌企业的联合打假,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协助名牌产品企业处理省外产品质量问题和开展打假维权活动。
十六、严格依法行政。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执行“三步式”执法程序,推行科学执法,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的咨询和援助,免费送法上门。
十七、食品监督抽查检验不收费。为武汉市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咨询,对食品监督抽查检验不收费,实行样品付费。
十八、在东湖开发区增设服务点。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特检办证点的基础上,今年再增设质检、计量服务点,方便开发区的企业办事不出园区。
十九、鼓励企业发展。对于企业参与市长质量奖、武汉名牌产品评选,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二十、开展“计量惠民”活动。对重点集贸市场的电子计价秤、台案秤实行免费检定。对困难企业事业单位的计量检定减免检定费,减轻企业负担。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