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牛皮标准
时间:2009-11-11 13:36:4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玉
  标准类别:GB-国家标准,关键词:牛皮,标准号:GB11759—89,标准名称:牛皮,标准分类:农业畜牧养殖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皮的名词术语、加工要求、规格要求与注意事项、重量规定以及品种、板别、品质比差和检验方法、包装、储存、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牛皮的收购、销售。
2 名词术语
2.1 板质良好:皮板肥厚或皮板略薄,油性足,弹性强。
2.2 板质较弱:皮板较薄而略显瘦,油性稍小,有弹性。
2.3 板质瘦弱:皮板瘦薄,油性小,弹性差。
2.4 疮及疮疤:皮肤溃烂而留在皮板上的伤残称为疮,疮口愈合以后留下的疤痕称为疮疤。
2.5 癣癞:饲养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轻的被毛显枯燥,皮表处带银灰色的碎屑,称为癣。重的被毛凌乱稀少,痂皮较厚,板面枯燥并带瓦垅状的凸凹,称为癞。
2.6 虱叮:牛虱的头部钻入皮肤吸血而在皮表处留下芝麻粒大小的疙瘩。
2.7 虻眼:是指寄生在牛体内的牛蝇(牛皮蚴)幼虫钻出皮肤而在皮板上留下的洞眼,以及在洞眼出现之前,板面上呈现的内部存在幼虫的鼓泡。
2.8 虻底:虻眼愈合以后,在皮板上留下的小伤痕。
2.9 担肩疤:颈肩部的局部皮肤被 具长期磨擦而结成的茧痂。
2.10 卧栏:后胯及腹部的毛绒被粪污粘结成片。轻的,用手推之毛根可以晃动;重的,毛绒粘结牢固,用手推之毛根不动。
2.11 皱纹:一般多出现在水牛皮的脊背两侧,皮表处呈现根条状的纹路,严重的板面
带有皱纹。
2.12 脖纹:一般多出现在老瘦牛皮和寒冷地区生产的牛皮上。颈部皮板呈现横条状的凸凹。
2.13 旋毛皮:被毛中出现较多的旋毛。
2.14 角挂伤:牛在顶架时,皮肤被牛角挂伤。轻的,伤口已愈并长出新毛,皮表处带有痂皮;重的,毛绒脱落,伤口未愈。
2.15 鞭花伤:牛的皮肤被鞭子抽伤,伤口愈合以后在皮板上留下的长条形伤疤。
2.16 破洞:是指皮板上出现的各种洞眼,同时也包括划刻深度超过二分之一的刀伤。
2.17 描刀:是指板面出现的划刻深度不超过皮厚二分之一的刀伤。轻的,划刻深度不超过皮厚三分之一;重的,划刻深度超过皮厚的三分之一,但未达到二分之一。
2.18 擦伤:牛在使役时皮肤被 具磨破,或者是在牛皮晾晒、运输的过程中皮表处被磨伤。
2.19 反爪:剥皮不当造成的正身皮与腿皮的毛面相反。
2.20 漏裆:剥皮不当,误将部分腹皮连在臀部之后,使尾和肛门处在皮后部的中间;或者使臀部边缘向里凹进呈月牙形。
2.21 陈板:隔年的陈旧皮张,被毛显枯燥,光泽差,板面干枯发黄,弹性差。
2.22 冻糠板:鲜皮受冻,显厚发糠,板面呈乳白色,油性差。
2.23 石灰板:鲜皮上撒放石灰而造成板面呈灰白色,油性差,皮板发僵硬。
2.24 烟熏板:生皮被烟熏时间较长而造成。轻的,板面呈黄肉色,油性差,带烟味,弹性较差;重的,板面呈枯黄色,枯燥无油性,烟熏味浓,弹性差。
2.25 花盐板;腌皮时撒盐不匀而造成。一张皮的某些部位为盐干板,板面挂盐硝,光泽呈暗,而某些部位仍为淡干板,板面的油性显大,弹性较强。
2.26 虫蚀:指皮蠹咬断毛根、蚕蚀皮表,致使被毛凌乱稀少并显露出白色条纹的棉虫伤,和皮板被皮蠹蛀蚀成小洞的虫蛀伤。
2.27 受闷脱毛:鲜皮晾晒不及时或保管不当而造成,部分被毛脱落,板面呈乌暗色,无油性,弹性差。
2.28 黄色斑点:多出现在水牛皮上,板面上呈现大小不一的蛋黄色的斑点或斑块。
2.29 油溃板:因皮板上的油脂氧化而引起的皮板溃烂。轻的,板面带有较多的油垢,皮板的弹性差;重的,板面上的油垢层较厚,折皮时在板面处可见有裂纹。
2.30 石灼:鲜皮在晒热的石头上烙晒,被烙处的皮板发焦而硬,突起不平,板面颜色发暗。
2.31 火坑板:鲜皮在火坑上烘烤,致使皮板被烤焦,严重的一折就断。
3 加工要求
3.1 宰剥适当,形状完整,晾晒平展,毛面和皮板干净。
3.2 淡干板:将鲜皮修割干净,即割去嘴唇、耳根、尾骨、角、蹄并除净脂肪、残肉、粪污以后,展平晾干。晾晒时切忌曝晒并注意避免边缘部位卷曲折叠,以防产生受闷脱
毛等人为伤残的产生。当皮晾到八成千左右时,将皮按规定要求的形状进行折叠。折叠以后继续晾晒,直到全皮晾干。
3.3 盐干板:将修割的鲜皮(修割的要求与淡干板相同)毛面朝下平铺在水泥地上或腌皮池内。然后将皮的头、腿及边缘等部位拉平展开。之后向皮板上均匀地撒盐,逐张堆码,逐张撒盐。待全垛皮腌透以后,再行晾干。
3.4 广撑板(水牛皮):将修割净的鲜皮(修割的要求与淡干板相同)放入药液池内浸泡5-10min,然后将皮取出平铺在长方形的撑皮木架中,再用若干根长短不一呈S形的铁丝钩,将皮的边缘各部与木架上的洞眼一一钩挂,之后将木架置于通风处进行晾晒。当皮晾到八成千左右时撤掉铁丝钩,将皮按规定要求的形状进行折叠。折叠以后再继续晾晒,直到全皮晾干。
3.5 净撑皈(水牛皮):将鲜皮修割净后,用刀在皮的头、腿部及四周边缘割56-60
个撑眼,之后选择若干根粗细适中、长短不一的撑竹,按撑皮的要求将每根撑竹的两端撑挂在相应的撑眼内。将皮撑平后置于通风处晾晒。当皮晾到八成干左右时撤下撑竹,并按规定要求的形状进行折叠。折叠以后继续晾晒,直到全皮晾干。
3.6 毛撑阪(水牛皮):将修割不净或未削除残肉的鲜皮,用撑竹按撑皮的要求撑平晾干。
3.7 毛板(水牛皮):鲜皮未经竹撑而拉平晾干。
3.8 折叠:为了便于运输、储存和保护牛皮的质量,必须折叠成统一的形状。
4 规格要求
4.1 黄牛皮(犏牛皮参照此规格)

表1

等 级 品 质 要 求 品质比差%
一等 板质良好,允许带下列伤残之一: 100
1.有破洞、伤疤3处,总面积不超过20平方厘米(1.8
平方寸),但甲部只可带一处,总面积不超过10平
方厘米(0.9平方寸);
2.描刀二处,总长度不超过 20厘米(6寸);
3.擦伤四处,总面积不超过 40平方厘米(3.6平方寸);
4.虻眼不超过2个;
5.乙部有轻微癣癞,总面积不超过 200平方厘米(18平方寸)
二等 板质较瘦,或具有一等皮的板质,允许带下列伤残之一: 85
1.破洞四处,总面积不超过40平方厘米(3.6平方寸);
2.描刀四处,总长度不超过40厘米(12寸);
3.擦伤六处,总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厘米(18平方寸);
4.伤疤四处,总面积不超过100厘米(9寸2);
5.轻微受闷脱毛总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厘米(9平方寸);
6.虻眼集中一处,总面积不超过全皮面积的5%;
7.轻微的虱叮、癣癞、虫蚀、烟熏、冻糠板之一种者
三等 板质较差,可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或具有一等皮板质, 65
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的25%;或具有二等皮的板质,
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的15%
等外 不具备等内皮品质 50%以下
按质计价
4.2 水牛皮
表2
等 级 品质要求 品质比差%
一等 板质良好,允许带下列伤残之一: 100
1.甲部有轻微皱纹,总面积不超过500平方厘米(45平方寸);
2.伤疤、破洞四处,总面积不超过30平方厘米(27平方寸);
3.擦伤四处,总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厘米(9平方寸);
4.担肩疤稍显突起,但痂皮尚不太厚;
5.轻微癣癞;
6.描刀四处,总长度不超过 40厘米m(12寸)
二等 板质较瘦,可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或具有一等皮板质, 85
可带较皱纹、癣癞、皮板显粗糙、担肩疤突出较高而痂皮较
厚显裂痕、破洞、伤疤、擦伤、描刀等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
的5%;或有黄色斑点、受闷脱毛、轻微虫蚀等伤残不超过一
处,其面积不超过全皮面积的3%。毛面有疗伤凸出,不超过
全皮面积的15%
三等 板质较差,允许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或具有一等皮板质, 65
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的25%;或具有二等皮板质,可带
集中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的15%
等 外 不具备等内皮品质 50%以下
按质计价
4.3 牦牛皮

表3
等 级 品质要求 品质比差%
一等 板质良好,允许带下列伤残之一:
1.描刀,总长度不超过30厘米(9寸);
2.破洞,伤疤四处,总面积不超过40平方厘米(3.6平方寸);
3.擦伤四处,总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厘米(18平方寸),
4.虻眼不超过四个
二等 板质较瘦,允许带一等皮的一种伤残;或具有一等皮的板 85
质,可带集中 的 描 刀、破 洞、虻 眼、疮 疤、虫 蚀、较轻
癣癞,总面积不超过全皮面积的10%
三等 板质较差;或具有一等皮板质,允许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 60
积的25%;或具有二等皮板质,可带集中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的
15%
等外 不具备等内皮品质 50%以下
按质计价
5 注意事项
5.1 收购生皮时应扣除嘴唇、耳根、尾骨、蹄壳、肉屑、脂肪、泥土等杂质的重量,
按净皮的重量计价。
5.2 通头皮不予折扣。
5.3 各等级皮所带伤残如不足本等的一种规定时,可附带本等规定的其他伤残的一部
分合并计算。
5.4 规格要求中未列入的其他伤残,可根据其对制革价值的影响程度酌情掌握,但一
等皮不可带有软伤。
5.5 规格要求中所列伤残的处数、面积、长度均是以中张皮为标准,大、小张皮可以
在此基础上上下伸缩 50%,但已指明按全皮面积百分比计算的伤残则不可伸缩。
5.6 剪毛严重的牦牛皮应酌情降等。
5.7 规格要求中的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准。括号内的市制单位的数量仅是与
国际单位制单位数量相对应的参考数,当国际单位制单位与市制单位的数量不完全一致时,以国际单位制单位数量为准。
5.8 肩部以下除去边缘部位以外均为甲部,颈部为乙部。
5.9 重量规定
5.9.1黄牛皮(包括牦牛皮):大张皮 9kg以上,中张皮 6kg以上,小张皮 2 5kg以
上。不足 2 5kg的为黄牛犊皮(牦牛皮的小张皮为 3kg以上)。
5.9.2水牛皮:大张皮 18kg以上,中张皮 14kg以上,小张皮 7kg以上(去头皮的净撑
板,6kg以上的列为小张皮)。
5.9.3广撑板:黄牛皮的大张皮 6 5kg以上,中张皮 4 5kg以上,小张皮 2kg以上;水
牛皮的大张皮 15kg以上,中张皮 11kg以上,小张皮 7kg以上。
6 其他
下列各条不按伤残、缺点论:
6.1 担肩疤处皮质略显粗糙。
6.2 轻微卧栏或轻微描刀。
6.3 边缘部位
表4
板 别 边缘规定范围
大、中张皮 10cm(3寸)
小张皮 1.5cm(3寸)
7 品种比差
黄牛皮和犏牛皮为100%,牦牛皮为80%。
8 板别比差
8.1 淡干板为100%,盐干板为80%。
8.2 水牛皮的净撑板为100%,广撑板为110%,毛撑板为90%,毛板为75%。
9 黄牛皮地区品质比差
河南省为100%,三门峡市的部分县为90%,具体县份由本省安排。
山东省为100%,沂蒙山区的个别县为9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
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为100%。
湖南省:与湖北省接壤地区为10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其他地区为90%。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为100%,其他地区为90%。
浙江省:与江苏省、上海市接壤的地区为10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其他地区为90%。
黑龙江省:东部及中部的部分地区为100%,西部为9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
吉林省:东部及中部的部分地区为100%,西部为9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
辽宁省:辽东、辽南为10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其他县份为90%。
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和锡盟部分旗县为100%。具体县份由自治区安排。其他地区为90%。
河北省:东部、南部为100%,北部为90%,具体县份由本省安排。
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南部为100%,北部为90%。
山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河北省接壤地区为9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
其他地区为100%。
陕西省:关中地区部分县为100%,具体县份由省安排。其他地区为90%。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90%。
10 检验方法
10.1 收购时应逐张检验。
10.2 分等级点清张数,过秤计算重量。
10.3 在交接中,双方对交接验收等级有异议时,可按批量比例复验决定该批牛皮的交接等级。经复验,如果双方仍有异议,应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应请高于交接人员一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裁定。
10.4 交接规格公差率为±8%(数量)。
11 包装、储存、保管
11.1 打标印:牛皮分等级后应加盖等级标印。印色以红色为宜,切忌使用化学染料。
11.2 包装方法:一般采用绳捆法,即同品种、同等级、同板别的牛皮打成一捆。打捆
时,皮捆上下的两张皮必须板面朝外,然后用绳子捆紧,并标明交货单位。
11.3 入库前的检查:牛皮入库前要严格检查,对潮湿或虫蚀的皮张必须挑出,待晾
晒、灭虫处理符合要求以后方能入库。
11.4 储存牛皮的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露天保管应备苫布。无论是
库房还是露天存放,堆码时都要用枕木和垫石打垛底,垛底高度以 30! 50cm为宜。
11.5 储存牛皮应分品种、分板别、分等级堆码存放,并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11.6 储存中的检查:储存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库房湿度过大、漏雨、生虫、发
露,应立即采取通风、倒垛、晾晒、灭虫等措施。
11.7 每年4-10月间皮张最宜生虫,应切实作好防虫、灭虫工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