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青鱼标准
时间:2009-11-11 14:06:2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锡山
  标准类别:GB-国家标准,关键词:青鱼,标准号:GB 17716—1999,标准名称:青鱼,标准分类:农业水产养殖标准,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日期:1999-4-1,实施日期:1999-7-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青鱼( Mylopharyngodonpiceus)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青鱼的种质鉴定。
2 名称与分类
2 1 学名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
2 2 分类位置
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青鱼属(Mylopharyngodon)。
3 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3 1 外部形态特征
3 1 1 外形
体延长,呈梭形。腹圆,无腹棱。口端位,上颌呈弧形。吻尖,眼中侧位。体被较大的圆鳞,侧线完全。鳃耙稀而短小。尾鳍深叉,上下叶等长。
体青黑色,背部深黑,腹部灰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
3 1 2 可数性状
3 1 2 1 背鳍鳍式:D3.7。
3 1 2 2 臀鳍鳍式:A3.7-9。
3 1 2 3 侧线鳞鳞式:40 5-7/4-5 45。
3 1 2 4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5-21。
3 1 3 可量性状
对于体长 17.2-53.4cm,体重110.0-2250.0g的个体,实测性状比例值见表1。
表 1 实测可量性状比例值
全长 /体长 体长 /体高 体长 /头长 头长 /吻长
1.159土0.032 4.050土0.350 4.318土0.295 3.318土0.580
头长 /眼径 头长 /眼间距 体长 /尾柄长 尾柄长 /尾柄高
6.619土0.789 2.290土0.396 7.657土0.624 1.059土0.100
3 2 内部构造特征
3 2 1 鳔
二室,后室比较细长。
3 2 2 下咽齿
1行,臼齿状,齿式4/5。
3 2 3 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39-42。
3 2 4 腹膜
黑色。
4 生长与繁殖
4 1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体重的实测值见表 2。与表 2对应的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体重平均退算值、生长方程、体长体重关系式见附录 C(提示的附录)。
表 2 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体重实测值
年龄1) 1 2 3 4 5 6 7 8 9

实测体长 28.6- 40.5- 57.4- 65.7- 71.6- 91.3- 100.5- 106.0- 110.0-
cm 46.9 55.7 68.0 69.1 77.1 97.5 104.0 110.0 112.0
实测体重 480- 1050- 3100- 4562- 5442- 11100- 15900- 22900- 20250-
g 2000 3320 5100 6827 7317 14000 21500 28500 31400
实测体长 26.2- 38.9- 53.5- 61.0- 71.6- 95.2- 99.0- 104.0- 110.0-
cm 49.6 55.7 68.0 69.1 81.4 95.5 104.0 110 0 112.0
实测体重 480- 1000- 2800- 3500- 5442- 12900- 15900- 17400- 20250-
g 2250 3320 5100 6827 11800 17800 22000 28500 31400
1)年龄主要根据鳞片上的年龄数鉴定。
4 2 繁殖
4 2 1 性成熟年龄:雌鱼5-7龄,雄鱼4-6龄。
4 2 2 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一次,一次产卵。
4 2 3 怀卵量: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3。
表 3 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
年龄,龄 7 8 9
体重,g 16400.0 17900.0 21400.0
绝对怀卵量,粒 6.4*M 7.2*M 9.1*M
相对怀卵量,粒 /g 39.02 40.19 42.52
注:M=10的五次方
5 遗传学特性
5 1 细胞遗传学特性
5 1 1 染色体数
体细胞染色体 2倍数,2n=48。
5 1 2 核型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4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6对,染色体臂数(NF)84。
5 2 生化遗传学特性
5 2 1 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
5 2 1 1 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见图3。
5 2 1 2 肌肉中乳酶脱氢酶(LDH)同工酶酶带扫描图见图4。
5 2 1 3 肌肉中乳酶脱氢酶(LDH)同工酶酶带的活性强度见表4。
表 4 青鱼肌肉 LDH同工酶酶带活性强度
酶带 LDH1 LDH2 LDH3 LDH4 LDH5
活性强度 41 9 20 2 11 5 2 9 2 6
5 2 1 4 群体变异范围:长江中、下游青鱼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5.9%-11.8%,平均杂合度为0.0010-0.0350。
6 检测方法
6 1 年龄的鉴定
6.1.1 鳞片选取部位
体侧背鳍基部下方与侧线鳞上方之间。
6 1.2 操作步骤
a)取下背侧鳞片,保存在鳞片袋中;
b)将保存在鳞片袋中的鳞片取出,放在培养皿中,清洗干净;
c)将清洗好的鳞片按在鱼体的位置夹在两块玻片之间,贴上标签,两端用透明胶
带封好;
d)在显微镜或投影仪下观察鳞片的年轮,确定鱼的年龄。
注:再生鳞不得用作年龄鉴定。
6.1.3 取胸鳍第一根鳍条基部磨片(厚度为0.20-0.25mm)作为对照。
6.2 繁殖力的测定
青鱼的繁殖力可通过计数亲鱼实际产卵量来估算,避免杀死亲鱼。在繁殖季节,称量产卵前、后亲鱼(选取一次产空的亲鱼)的体重(精确到 50g),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即为产的卵重。用电子天平称 1.0g卵,2个样品,在解剖镜下分别计数每克卵的平均卵粒数。卵巢中所含的全部卵粒数即为绝对怀卵量,单位体重(g)所含的卵粒数为相对怀卵量。
6 3 染色体的检测
6.3.1 标本制备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凝聚素(PHA),取肾细胞悬液滴片,空气干燥制片,吉姆萨(Giemsa)染色。吉姆萨染色液的配制见附录 A(标准的附录)。
6.3.2 测定染色体数
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计数 100个以上清晰、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数目,测定染色体数。
6.3.3 组型分析
选择部分最佳中期分裂相,进行显微摄影,按放大照片剪贴配组,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的形态类别,按下列规定划分。即臂比 1.0-1.7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7-3.0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3.0-7.0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7.0-无穷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组)。m组和sm组染色体臂数为2;st组和t组染色体臂数为1。
6 4 生化遗传分析
6 4 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先剪断腹侧主动脉放血,活体解剖,取背部白肌,放入编号的小塑料袋中,液氮中保存。运回实验室后,置于 -25 冰箱中保存。
6.4.2 样品制备
样品加3%辅酶I液匀浆,低温离心,至上清液澄清。整个制备过程均在低温下操作。
6.4 3 电泳分离
用水平平板电泳仪及4.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加样前,预电泳:50mA,30min。加样后,前电泳:25mA,10min;正式电泳:275V,100min。电泳结束后,放入预先配好并在37 恒温箱中保温的同工酶染色液中染色。同工酶染色液的配制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6.4.4 扫描测定
用激光扫描仪对电泳图谱进行扫描。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吉姆萨(Giemsa)染色液配制
A1 Giemsa染色母液的配制
称取0.5gGiemsa粉,量取甘油33mL,在研钵中先用少量甘油与Giemsa粉混合,研磨至无颗粒时再将剩余甘油加入,在56摄氏度条件下保温2h后,再加33mL甲醇,保存于棕色瓶内。
A2 磷酸缓冲液(0.2mol/L,pH7.2)配制
磷酸缓冲液由 A液和 B液按比例混合而成。
A2.1 A液(0.2mol/L,Na2HPO4)配制:取 36 61g含 1个结晶水的磷酸氢二钠(Na2HPO4·H2O)定容于 1000mL蒸馏水中,或取 71 64g含 2个结晶水的磷酸氢二钠(Na2HPO4·H2O)定容于 1000mL蒸馏水中,即成。
A2.2 B液(0.2mol/LNaH2PO4) 配 制:取27.6g含1个结晶水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定容于1000mL蒸馏水中,或取31.21g含2个结晶水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定容于1000mL蒸馏水中,即成。
A2.3取A液720mL,加上B液28.0mL,混合即成所需的磷酸缓冲液。
A3 Giemsa工作染色液的配制
取100mL磷酸缓冲液,加入3mLGiemsa染色母液即成。
附 录 B
(标准的附录)
同工酶染色液的配制
B1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染色缓冲液(1.5mol/L)的配制取Tris181.71g溶于9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至 pH9.5,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B2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液(mg/mL)的配制
取250mg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溶于 250mL蒸馏水中。
B3 乳酸钠溶液(1mol/L)的配制
取203.76mL乳酸,加入700mL蒸馏水混合,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7.0,再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B4 同工酶染色液的配制
所需同工酶染色液按表 B1配制。
表 B1 同工酶染色液配方
Tris-HCl染色缓冲液 辅酶I NBT 吩嗪甲酯硫酸盐 乳酸钠溶液 蒸馏水
mL mg mL mg mL mL
15 30 30 10.5 10 95
附 录 C
(提示的附录)
不同年龄组青鱼体长、体重退算值、生长方程、体长体量关系式
C1 体长、体重退算值
与表2对应的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体重平均退算值见表C1。
表 C1 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体重平均退算值
年龄,龄 0 1 2 3 4 5 6 7 8
退算体长 21.3 36.6 49.7 61.0 71.7 84.0 92.7 100.4 109.5cm
退算体重 220.9 909.9 2209.6 4002.6 4623.5 8072.4 11333 15123.1 20524.7g
退算体长 20.8 36.4 49.8 61.9 74.2 85.0 93.9 101.9 108.6cm
退算体重 205.6 895.5 2222.5 4176.2 6390.3 9567.4 12859.9 16394.4 19807.7g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