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团头鲂标准
时间:2009-11-11 14:06:2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玉
  标准类别:GB/T国家推荐标准,关键词:团头鲂,标准号:GB/T10029—2000,标准名称:团头鲂,标准分类:农业水产养殖标准,颁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日期:2000-5-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团头鲂( 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的主要形态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征,以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团头鲂的种质鉴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6874—1997 方正银鲫
GB/T 16875—1997 兴国红鲤
3 学名与分类
3 1 学名
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
3 2 分类位置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ultrinae),鲂属(Megalobrama)。
注:依据《中国动物志》(1998年)。
4 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4 1 外部形态特征
4 1 1 外形
体高而侧扁,呈菱形。头小,吻钝圆,口端位,口裂较宽,上、下颌角度小。腹部自腹鳍至肛门间有皮质棱。尾柄短。上、下颌角质薄而窄,上颌角质呈三角形。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硬刺粗短,其长一般短于冰长。胸鳍较短,不到或仅达腹鳍基部。上眶骨略呈三角形。体侧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在体侧形成数行浅色纵纹。
图 1 团头鲂外形图
4 1 2 可数性状
4 1 2 1 背鳍鳍式:D.iii,7。
4 1 2 2 臀鳍鳍式:A.iii,24-31,多数为iii,26-29。
4 1 2 3 侧线鳞数:50-60,多数为54-56。
4 1 2 4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2-18,多数为13-15;内侧鳃耙数:22-24。
4 1 3 可量性状
体长为体高的2.0-2.4倍,为头长的4.5-5.6倍,为尾柄长的8.7-10.6倍,为尾柄高的7.3-7.9倍。头长为吻长的3.4-4.5倍,为眼径的4.2-5.2倍,为眼间距的1.9-2.3倍,为尾柄长的1.8-2.2倍,为尾柄高的1.3-1.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0.9倍。
4 2 内部结构特征
4 2 1 鳔
鳔分三室。中室最大(体长 15cm以下个体此特征不明显),后室最小。
4 2 2 下咽齿
下咽齿三行。齿式为 2(1)·4·(5) /5(4)·4·2(1)。
4 2 3 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4 38-39。
4 2 4 腹膜
腹膜为灰黑色。
5 生长与繁殖
5 1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和体重实测值见表 1。
表 1 团头鲂各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实测值
年龄1),龄 1 2 3 4
体长,cm 14.9-21.4 27.8-32.4 37.8-42.0 41.0-42.0
体重,g 100-450 518-950 900-1700 1490-2200
1)主要依据鳞片上的年轮数。
团头鲂的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见附录 A(提示的附录)。
5 2 繁殖
5 2 1 性成熟年龄:雌、雄鱼性成熟年龄均为 2龄。
5 2 2 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分批产卵。
5 2 3 怀卵量: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 2。
表 2 团头鲂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怀卵量
年龄,龄 2 3 4
体重,g 518-950 900-1700 1490-2200
绝对怀卵量,粒 37274-102817 108175-314330 273093-443744
相对怀卵量,粒 /g 57-160 120-210 157-269
6 遗传学特性
6 1 细胞遗传学特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2n=48。臂数(NF):92。组型公式:18m 26sm 4st
6 2 生化遗传学特性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酶带扫描图,酶带的活性强度见表3。
表 3 团头鲂血清乳酸脱氢酶酶带相对活性
酶 带 LDH1 LDH2 LDH3 LDH4 LDH5
相对迁移率 0.60 0.54 0.46 0.41 0.33
活性强度,% 38.45土5.25 14.45土3.11 7.44土2.32 13.32土2.59 25.89土5.82
7 检测方法
7 1 血液分析
7 1 1 血清制备
采血后,取血样置冰箱内(0! 4 )保存 1h,再离心 15min(3000r/min),取血清。
7 1 2 血清LDH同工酶分离和百分含量测定
按 GB/T16875的规定执行。
7 2 染色体检测
7 2 1 标本制备
取肾组织细胞加植物血凝聚素(PHA),进行培养,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制片,吉姆萨(Giemsa)染色。吉姆萨染色液的配制按 GB/T16874的规定执行。
7 2 2 计数
在光镜下,选取染色体铺散良好、完整的中期分裂相计数染色体数目,确定染色体数目。
7 2 3 形态分类
选择 10个以上的分裂相,进行显微照相,按放大照片对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的形态类别按以下要求划分,即臂比 1 0! 1 7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71-3.0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3.1-7.0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7.1以上的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组)。m组和sm组染色体臂数为2;st组和t组染我体臂数为1。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