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详细>>

◆88舌头最长的人 一般人的舌头是无法舔到自己鼻尖的,可印度的某些苦行者,却能做到这一点。在印度的某些地方,谁的舌头长,甚至长得能触及自己前额的,就能得到极高的声誉。因为在那部分印度人的心目中,这是一种近乎壮烈的英雄行为。 要用舌头触及前额,这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不仅需要好几年的痛苦练习,而且要请外科医生在舌背上施行一次又一次的手术,然后才可能完成这一愚蠢而毫无意义的奇怪动.....详细>>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三要素是:人自身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自然物和经过人的劳动改造过的物质资料。 .....详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新年,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的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殷商时期。按照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大年初一。农历节气非常准,新年到,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草木复苏,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时有一些固定的风俗习惯: 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详细>>

谢添(1914~ ),中国电影艺术家。天津人。 谢添原名谢洪坤。改名谢添源于“洋味”。原来,洪坤二字的第一个拉丁拼音字母为H、K,将这两个字母连在一起为眯,倒转过来即是“天’’字,于是取“谢天谢地,,之意改名“谢天”,后以谐音字“添’’换“天’’字,更名为“谢添”。.....详细>>

如果说书籍发端于人的内心,那么它必定能找到通向人们心灵的道路———伽利略...详细>>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据说,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但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的说法后来被严谨的考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利略的纪念碑。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人们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伽利略为牛顿的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定律提供了启示。他非常重视数学在应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实物与几何图形符合程度到多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