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鱼饲料销售,是明显区别于猪饲料销售的产品。
一、 云南鱼饲料销售:
1997年春我到昆明负责销售,同时带过去5个新聘业务员,加原有销售员1人,共计7人。除1人做了一年多销售外,其余均未销售过饲料。原业务员报告:我公司1996年猪料只有10来吨/月,一直也没能打开局面。鱼料全年销了200多吨,反响不错。曾经优势的产品肉鸡料、肉鸭料,现在都遇到困难,原因是A公司肉鸡料价格质量都不错,S公司肉鸭料价格质量较好,他们禽料有了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我安排业务员们先调查和寻找县、市总代理客户。自己一头扎下去调查市场,先后跑了官渡、玉溪、红河州、曲靖、陆良、江川、富明、宜良。得出结论:在没有建厂的情况下,肉鸡料、猪料困难;肉鸭料可以做,但只限于宜良。鱼料前景最好,因使用我公司饲料的官渡鱼塘养殖户晁、褚二人产量高、技术好,饲养面积也较大,很有号召力。他们去年第一次使用比较满意。而云南其他地方当时养殖水平低,需要学习养鱼技术。更重要的是鱼价很高:14-16元/公斤,而我公司产品定位高档,很好的符合市场需求。
于是下定决心,专心销鱼料。3月底开会,要求所有业务员只做一事:寻找各地养鱼大户,将他们带到昆明来参观高技术养鱼方法。先让养鱼大户心动以后,再以此为契机,寻找有实力的鱼料销售客户。并将此销售方法命名为“典型示范法”。
新销售员虽然销售技能不熟练,但找到养鱼大户并请到昆明来参观是很容易的。在激励制度上,5月开始采用基本工资加每吨30元提成制,使每个人都既有一定保障又能努力奋斗。在选择具体产品推销上,用“田忌赛马”法,一律采用提高一档鱼饲料针对T公司鱼饲料的方式,虽然比T公司同阶段鱼饲料价格贵许多,但效果明显好。突出我之产品优势。云南当时鱼价很高,越高档的鱼饲料养鱼户的利润越高,完全能接受高价鱼饲料。
实施销售方案的结果很好,每个业务员都找到了客户,每个地区养鱼户使用效果都有很好的回馈。(鱼苗阶段使用高档鱼苗料能明显看到长得快,让用户第一次使用就坚定了用下去的信心)。红河州、 曲靖、宜良进展很好,玉溪地区稍困难,因为当地养鱼用料很低档,很多还停留在用小麦、酒糟阶段,需要做很多说服解释。我到各区域具体指导业务员开展业务活动,因鱼料试用效果良好、推销方法明确、宣传口径简单,就是“我们的鱼饲料比最好的鱼饲料还要好,10天就比任何公司鱼饲料养的鱼能大一个规格”。坚定了业务员的工作信心,都能积极主动地在市场上寻找客户,并到养鱼户池塘走访宣传。7月鱼料销量就已突破1000吨!基本没有赊欠。全年鱼料销售达到5000吨。(上年共计300吨,16.6倍!)
小结:成功之处——1、市场调查准确,2、产品突破口选择恰当,96年鱼料销售虽不多但为我们选择突破口提供了依据。配合宣传口径简单有力。3、业务员激励方式合理。4、销售方法与产品相合度高,与市场趋势相合度高。5、指导、帮助、督察及时效果好。
如果当时我们主推低档鱼料就没有如此效果,销售方式与产品定位以及市场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联的。不同的产品、不同时期的市场应有不同的销售方法,不同市场条件主推不同的产品。如果只是主观的根据去年销售种类定一个目标,猪料、鸡料、鸭料、鱼料各多少,那也会分散兵力,不会取得较大成果。
二、 成都鱼料销售
1998年我开始负责四川公司销售,当时正处于养殖饲料市场大幅下滑之际,公司月销量由4000吨下降到1800吨。首先想先恢复下滑严重的重庆市场。于是到重庆、隆昌、达川建立了三个办事处,经过苦苦奋斗3个月,增加几百吨销量,不能弥补其余地区不断下降的局面。
冷静思考后决定,猪料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加,禽料鱼料可以想点办法。5月派人到夹江作肉鸭料推广试点,在成都寻找鱼料客户。结果不都太理想。(仅派人而自己没有真正全力以赴亲自关注进入市场的方式、方法。结果就难以成功)7月,我亲自带人到成都,决心以新津、彭山为鱼料突破口。首先拜访当地鱼料有名客户廖老板,了解情况,并依赖他作为介绍人,认识当地养殖户和经销商。紧接着,又增派新来的农大学生小龚支援——虽然他没有销售经验,但从小就了解一些养鱼技巧,又在农大专门学习过,养鱼技术和理论都很有用场。龚通过寻访,发现新津有客户欲销鱼料,很快谈成并开始销售。
新津是一个高产鱼区域,养殖水平普遍较高,附近的邛崃、大邑、蒲江、崇州、都江堰、彭山、双流,都是水利完善、信息畅通、养殖业发达的区域,相信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今后必然有大发展。但由于已是8月,最佳鱼料推销时机已过,所以派少数人做尖兵探路。
当年共计销了800吨,初步有了一个基础——特别是通过第一个客户已经联系上一批潜在客户,鱼料有了一个可以期待的开始。公司鱼料在饲养中也表现出实在的效果,加上我们细致扎实勤勉地在鱼塘上宣传,在养鱼户中开始建立相当口碑。
1999年开春立即增派5人上成都,全力以赴,开拓成都鱼料市场。
具体方法是:
1、培训销售员——a.效果: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到小鱼苗长势明显、饵料系数低、鱼健康耐运、饲料报酬高。b.讲故事——饲喂鱼料赚钱的典型案例。用这些方法说服客户合作,说服养殖户使用。采用公司内业务骨干讲课的方式开展培训,事前精心准备具体生动的销售故事,结合讲自己寻找客户和到鱼塘宣传的经验。
2、树立了几个榜样式用户,同时大量召开养殖座谈会促销,扩大影响力。并要求业务员必须下到鱼塘,总结养殖故事,到养殖户中去宣传。
3、通过客户关系介绍等等,加快寻找大客户步伐,最好是有卖鱼通路的,有资金实力的客户,并承诺高峰期可以赊欠20%资金。
4、鱼料产品上,仍然主推高档产品。
这个方法基本上是昆明方法改动后的移植。虽然成都鱼饲料争夺远比昆明激烈,鱼价也低,但销售方法更加熟练,市场距公司不远,又适当赊欠,业务员技能也比昆明时期更强,所以很快打开了局面。99年鱼料总销量4500吨,2000年8300吨,2001年15000吨,连续三年销量翻番增长。
2000年,所有业务员都相信巨星鱼料威力巨大,每一个业务员都在自己的区域寻找养鱼户和经销商,鱼料销售的激情空前高涨。销售员待遇上,开始执行每吨50元提成的待遇方式。
2001年,鱼料开发的强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程度——广元、绵阳、三台 、遂宁、万盛、巴南、达川,宜宾、内江、自贡、南充、名山、攀枝花都有了新客户。新开发区域达到14个之多。
成功的原因:1、产品定位好,适合养殖户需求;2、网络通路建设与促销方式、宣传方法对路,进入市场和扩大市场衔接紧密;3、业务员激励方式好,销售有动力。4、业务培训与销售时机配合紧密,业务员激情、信心充分调动起来了,业务技能也上了台阶;5、适当的赊欠对市场的进入和扩大都是很有力的支撑。
鱼料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公司作出了鱼料销4万吨/年的设想。但事情总是让人难以预料,2002年鱼料比上年增幅下降,只有18500吨,增长20%,预示着鱼料的增长已经见顶!2003年狂减为13000吨!降幅达30%,2004年与上年持平,4万吨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了。
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因素成为刹车,止住了鱼料前进的脚步?
有时候一心想更好,反而变得不好,更大的推动反而使事情变糟。
看见鱼料发展势头很猛,2001年,公司开始考虑将鱼料分出单独成立销售部,以更好、更专业的推进鱼料销售。又单一地认为鱼料销售好,是因为销售员业务技巧、水平高,“每个人都可以当片区经理”。秋天正式成立鱼料部、禽料部、猪料部。认为这样就能更强化鱼料的销售。知道鱼料部成立不可避免,我设想成立两个部:共计16-22人,相互竞争。如果这样,虽然大发展仍会变慢,但鱼料不会有后来的下跌惨重。但最后仍只有一个部,人员也只有9人。
2001年底,新成立的鱼料部开发市场明显变慢,新开发的市场由于人员离去变得情况不明。2002年情况明朗化,2001年开发的新市场基本丢失。
原因——
1、失去了最可贵的全体销售人员(50人)都在开发鱼料的积极因素。
2、鱼料部只有9人,要达到2万吨以上,人少得太多,至少应在15人左右。许多新开发市场必须进一步加强,但无人去做,
3、鱼料业务员接收了许多意外到手的市场,已有很好的收入,守住市场就可以收益极大了,丧失了开发市场的激情。而且由于区域太大,一些新开发的较远的市场,根本无暇顾及,任其丢失。
4、收入急剧增加并没能必然的增加积极性,反而降低了积极性,鱼料业务员深入市场,到鱼塘的时间明显变少 。
5、原来有力的销售提成办法,在销售新形势下,客观上限制了业务员对新市场的开发激情。
6、多种因素导致鱼料品牌的美誉度下降。
2002年不仅仅是鱼料未完成增长任务,而更重要的是开始有了负面影响,经销商欠款也产生了烂账,追欠的结果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所以2003年鱼料的大幅下跌就成为必然。虽然2002年鱼料仍在增长,但已经为大幅下降埋下伏笔,而原因却要在2001年寻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打算更快推动的方法,如何变成一个急刹车,——主观推动变客观刹车。
猪禽鱼分部销售,看起来似乎也不错。但当时许多销售骨干人员意见却很大,一些业务员愤而辞职。主要原因是侵害了业务员的利益,他们费力开发的市场转眼间就被夺走。业务员对公司的信任大幅降低,积极性大受影响。——一个大的销售行动或政策改变,不开展事前有销售骨干参加的深入讨论、利弊分析;也没有新方法进行中的考察,以及事后的总结反思。只要上级定下来了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这种一厢情愿的管理方式,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有一些行动不能取得成效,往往说执行力太差,这个行动本身是否存在问题,行动中是否不断进行了与现实的对照检查,却不太关心。这样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公司上层与中层的脱节,中层与下层的脱节,方案与实施的脱节,指挥与执行的脱节,信息与决策的脱节 ,时间久了,只觉得有问题,但始终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