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很多人都记住了“金钥匙”、“乐得家”、“圆梦宝”等金融
产品的名称,却说不清楚这些金融产品的内容。这是很多金融企业投放
广告的一大误区!
目前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覆盖面极广的
电视广告,又有
目标顾客覆盖更加精确的高端杂志广告,还有新兴的网络
媒体。就金融行业来说,伴随着入世后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行业的广告投放量自2005年开始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几乎所有的知名
银行都在CCTV的黄金广告段中出现过,其他媒体的投放量也很大,反映出国内银行业急切地想要通过广告来打造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的迫切愿望。
金融企业能够意识到营销的作用,进而使用营销工具进行产品和品牌推广是好事。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很多人都记住了“金钥匙”、“乐得家”、“圆梦宝”等金融产品的名称,却说不清楚这些金融产品的内容。这是很多金融企业投放广告的一大误区!
实际上,任何有效的广告必须基于两条前提条件:一是对目标客户的精确细分;二是对广告媒体的正确选择。我们知道,金融行业的主要产品类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个人业务类、
投资理财类、消费信贷类和保险产品类。这些产品类别甚至类别之内的具体品种都是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而这些人群又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需要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分。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金融企业应慎重地选择广告媒体,以便实现“精确打击”。举个例子,
招商银行在推出VISA MINI
信用卡的时候,就对目标群体的细分和媒体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MINI卡主要瞄准商务写字楼里的
白领阶层,属于中高层收入的群体、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
招商银行选择了在楼宇广告这一新兴媒体进行推广,使得该卡的广告内容能够有效地被目标群体所接受,因而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在今天CPI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众的理财意识空前觉醒。但是,目前几乎已经可以确定的是2008年的各个市场都难以重复2007年那样疯狂涨势。在民众的理财意识增强与理性共存的情况,广告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既是自身开展营销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外部
竞争的必要手段。我们知道,加入WTO后,我国的金融机构面临双重挑战:国内市场的“诸侯割据”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虎视眈眈”。
从国内市场来看,各家银行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且民众对待理财产品的态度也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打广告、怎样才能打好广告成为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实际上,广告是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唤醒顾客需求的有力武器,关键在于如何用好这一武器。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广告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构筑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服务认知,让顾客产生美好的品牌
联想,继而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从满足市场的角度来看,广告可以发挥通知性功能、说服性功能和提醒性功能,让
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到金融机构推出的各项金融产品,进而感知到该金融产品的优越性,并最终做出购买决定;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广告具有强化功能,可以让已经购买的顾客相信他们购买金融产品的决定是正确的,甚至形成正面的
口碑传播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