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教育消费者时,告知这个品牌出的是什么产品,或者这个产品是什么品牌,而消费者不关注这些。
我们还是举上边的例子:金嗓子喉宝。对消费者来讲,根本不关心这个金嗓子是不是品牌,或者是不是产品名称,他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感觉,只有利益点上的感觉。他们觉得金嗓子这个利益当然可以了,可以让嗓子好。
在中国市场上做营销,很多人还没有成熟到得心应手的状态,市场规则也没有形成保护。市场随时是可以被抢夺的,规则随时是可以被破坏的。但是由于市场的环境还没有到达需求无缝隙状态,竞争品牌和产品都没有主观意愿非要去做这样的无序争斗,这样就给了后续的企业可以发展的机会。但是等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企业找出一定的规则,并有序地参与竞争,市场就会变得很难玩儿了。
在成长市场上做一个策略的时候,是消费者接受产品成长的过程,也是产品自身成熟的过程。比如说人在学生时代,对很多事情的认知都不成熟,到了中年、老年就已经成熟了,其感知和认知都会发生变化。
所以,针对年轻人去捆绑,利用一些捆绑的形式,并不需要年轻人去理解什么,只需要让他们有简单的好感,或者只要陪他们互动就可以了。但对相对成熟的市场,推广的方式就会不一样,因为企业要面对的是已经成熟的人,他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已经靠自己的理性进行分析了,这时候企业就要给他一种感觉——综合的感觉。企业要考虑市场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及对事情的理解的丰富,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包括捆绑策略的一些方式,对应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