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转基因食用油受到市民的热切关注,很多消费者误以为使用转基因原料(如大豆、玉米等)制成的食用油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但相关专家指出,实际上食用油中几乎不含转基因成分。
“转基因主要是存在于蛋白质中,各类油料无论是通过压榨还是浸出工艺制油,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油脂中是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近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参加行业学术讨论会时指出。
推荐阅读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市场上销售的包装油要注明转基因或非转基因字样呢?
复旦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安全研究学会主席卢宝荣教授表示,“在我国,如果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标注清楚。我国很多食用油产品都在油壶上标注使用转基因大豆,执法部门也经常到超市卖场进行检查。转基因产品标志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而是让人们明白消费,就像标注某样食品中含有维生素D一样。国家既然允许有标志,就证明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吴孔明认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是十分严格的。“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在国际上达到了最严格的程度,也是科学的。所以颁发的安全证书是相当可靠的。”吴孔明说。
“现在外界有一些误解,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外国人不吃而中国人去吃。事实上,美国是使用转基因食品最广泛的国家,只不过他们不要求在食品上标识为;转基因;的缘故,才引起误解。”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