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不老的传说
9月27日是刘德华45岁生日,这一天刘德华带妈妈、爸爸以及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到海洋公园狂欢一天庆生日,刘德华不但与大家一齐玩机动游戏,又让父母、歌迷一同欣赏他与海豚表演。晚宴时,海洋公园秘密为刘德华献上小丑及杂技表演,令刘德华大感意外,他更看到拍烂手掌。
9月26日晚公司同事提前为他举行惊喜派对,华仔收到一份超级大礼物令他笑个不停。特别嘉宾是李克勤与卢淑仪,还有Twins、林海峰、林夕、袁咏议等预先录像恭贺华仔生日的片段。华仔将生日会情况与感受也放上网志中与Fans分享。
他收到两个生日蛋糕,许了两个愿望,分别是未来每一天也要充满笑声,以及希望不要再常头痛与背痛。他在日志中亦提到45岁的生日是他踏进人生第16425日,计算未来还可拥有多少天:以长寿到80岁计,一生有29200日,他走了一半了,减了工作与睡觉,还剩下的日子并不多。要是不好好叫自己快乐起来,便是笨小孩了!
全世界的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刘德华,这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成功的个人品牌颠峰
刘德华可能不是香港娱乐圈最有钱的明星,但绝对是名气最大、占据第一线明星位置时间最长的人之一,而且还应该会持续很多年。这位45岁的中年人,既不是大器晚成,也不是少年得志,更不属咸鱼翻生,而是一天天、一年年、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国内的零点调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刘德华是最受欢迎的明星,赵本山位列第七。在本次研究中,文娱明星占7位,其中刘德华(6.5%)、周杰伦(4.8%)、成龙(3.2%)进入前五名;体育明星占3位,其中姚明(3.9%)、刘翔(3.2%)进入前五名。
从1981年考入香港无线演员训练班入行算起,刘德华在娱乐圈已经摸爬滚打了整整25年。处女作《投奔怒海》就创下1500万港元的票房,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第三个打破这一票房纪录的人。
最难能可贵的是,昔日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并没有随时间老去,到目前为止,他接拍的电影达138部,最多的一年就拍了12部电影。在音乐方面,刘德华已经夺得了300多个乐坛奖项,平均每年拿12个奖。
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人心,刘德华还在努力继续自己的不老传说。然而分析刘德华一步步从一个民间草根走到今日的天皇巨星,在追星族狂热的背后则是一个个人品牌成就之路。
一、 定位明确
凡是刘德华的“粉丝”,都知道刘天王本名叫做刘福荣,刘德华曾经委屈地说:“别人都以为刘德华是我的艺名,其实那是我的本名啊!我生下来,我爸爸就给我取名刘德华。叫刘福荣是我上小学时后改的名字。”
1981年,他加入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后来,他对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一直很清晰。中间,他曾问过当时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杜国威,到底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到现在看起来,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做一名很好演技派的演员,是25年来刘德华不变的定位和努力的目标!正因如此,在漫长的个人打拼生涯中,刘德华几乎不会去想借一时的英俊外形或者投机取巧来博得公众的关注,而是坚持自己“演技”的品牌定位,同时通过自身积极向上的形象抓住媒体的视线,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对比时下刻意炒做,不断制造所谓的绯闻,甚至不惜通过整容、“走光”让自己出名的“偶像派”,借用电影《手机》中的一句话——“做人要厚道”,定位和时间验证了刘天王是当之无愧、真正的明星!
二、 正义与正面
品牌的知名度并不等于美誉度,当国内部分明星由于对历史知识表现出匮乏,甚至无知,而频频在媒体上象小丑一样被公众指责的时候,刘德华对于自身美誉度的锻造堪称经典!
当刘德华应邀抵达美国国际影视中心拍南京大屠杀,主办方要求刘德华演日本小山一君,遭到刘的拒绝,刘说:“本次我是来拍正面的演员”,日本驻美国国际影视中心会员质问刘德华:“为什么觉得演日本人就是负面形象”?
刘德华说:"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曾经侵华,如果在这部戏中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时候,你们代表日本向死去的中国人致敬,我就演小山一君!” 日本会员气愤的离开,第二天,刘德华拒绝拍演该戏。
在25年的时间里面,刘德华一直饰演积极、正面的银幕形象,很少为了所谓快速出位或者票房而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刘德华树立起了一个对社会和自己高度负责的个人品牌形象!可以说,刘德华更加成功的是他能够在银幕内外,影片及生活中保持统一的形象!这样,银幕上的形象与银幕外的本人形成了互相强化,相得益彰的效果!这在香港多如牛毛的艺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另一名国内当红的国际影星,章子怡却精于营销,而对于正义、正面的把握大大弱于刘天王,比如饰演日本艺妓形象,遭致国内不少人的谩骂和批评,无疑让自身的美誉度大打折扣,影响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健康成长。而国内的不少明星,经常为了片约或者片筹,而让自己的品牌摇摆于正面与反面、小丑与义士之间,虽然知名度能够不断窜高,然而这样的品牌却基础不稳,抗击性极差!
对于英雄的崇拜和喜爱也是刘德华一直以来的特点,刘德华一直梦想的就是出演自己的偶像——中华传奇英雄赵云。《龙的复活》是一部以赵云赵子龙为主角的影片。它根据小说《三国志》的后半部分刘备、张飞、关羽死后,蜀国与魏国最后一战为背景展开,充分展示了赵子龙的智慧与武艺以及他在刘备死后因为担负起托孤重任而面临的一系列困难。这次能够如愿以偿,相信刘天王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轰动!
三、敬业与执着
作为艺人,拍戏的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而对于明星中的明星,刘德华的一言一行更是娱记们不可错过的好戏和新闻,因此,刘德华对于辛苦和敬业的关注程度就更加留意了。
华仔的新专辑《再说一次我爱你》足足花费了2年7个月谱曲填词。在MV的拍摄现场,又淋雨又浸在积水里的华仔,全身湿透拍了近半个多小时。辛苦的还远不止这些,因为在杂草丛生的坟场,大雨过后蚊虫即现身,现场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被毒蚊虫叮咬了数十个包,华仔的右眼下还被叮咬了一个“最大的包”。华仔笑着对导演说:“惨了,接下来,你只可以拍我的左脸了。”最后华仔涂了药水后,红肿稍消,借助化妆继续拍摄。
新专辑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可能忽略和失去后才知珍惜的深刻情感,就像华仔亲自写就的某段歌词:“多想两个人盖一张被,一同刷牙,一同洗脸,才明白,错把机会借给了明天……真的好想牵着你的双手,再说一次我爱你。”
刘德华刚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业正好是很蓬勃的时候,机会很多。当时的电影业主要是寻开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导演找他,只要找到他,电影就变得很有噱头。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出现低迷状态,很多低成本制作的电影。香港拍电影的很多人想赚快钱。但在低迷时期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欢电影的人,这个阶段中,刘德华常常问当时他的班主任老师杜国威,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资来拍摄。对于香港电影的执着与热爱可见一斑!
刘德华经过25年的演艺圈的打拼和反复沉淀,得到了“最敬业的香港艺人”的称号,当之无愧。而且当香港一部分明星成名之后前往好莱坞发展的时候,刘德华却坚持留在香港探索香港电影的未来之路,塑造自己的品牌。也正是这难得的定力,让人们言香港艺人,必提及刘德华。所以,刘德华的天王巨星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
四、减少负面
刘德华永远记得,艺人是要“给”,要“提供”,他会特别照顾观众和媒体,他很“周到”,他明白,人们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有人说,刘德华的表演未必到了顶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补充,在能力范围内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环境有变化,他也永远是站在顶尖。比如说,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体的,但后来有了这样的潮流,刘德华就跑去健身,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去满足观众的需要。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样,他提供了足够的材料给媒体,甚至为媒体设置了报道的议题,所以他是艺人中最少被狗仔队跟踪的,他和媒体的关系好。
“周到”这一点,是很多艺人不愿意去做的,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刘德华明白,什么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娱乐业),他的积极性是香港艺人中少见的。
刘德华和张国荣有很多相似,都是靓仔,先是明星再当演员,但张国荣没有刘德华那么入世,他对一些事太过执著,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谢霆锋,一出来就很Sharp,有冲击力,但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是非缠身,还需要一些沉淀。
25年来,刘德华成功的左右着新闻、媒体,尤其是基本上没有被绯闻缠身,负面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这表明了刘德华对于媒体高超的驾驭能力以及娴熟的沟通技巧!在传媒时代,这是异常难能可贵的!而对比目前大陆、港台的其他娱乐明星,则显得笨拙的多!动不动就爆出“耍大牌”、“绯闻”、“打人丑闻”等太多的负面的新闻,尽管有时候是媒体记者的扑风捉影,但最终伤害的是艺人自身的品牌。
五、投身公益
向来以爱心著称的刘德华可以说是中国演艺界的典范,除了影视歌全面发展外,更是极富有爱心的一个人,除了经常参加慈善义演外,刘德华还担任了残奥会的爱心大使,为了声援乙肝防治甚至自爆自己也曾是病毒携带者。
刘德华回忆说,他曾拍过一套电影,因此与海豚相处了半年的时间,两者也发生了深厚的感情。“当时因为剧情需要,我要当面骂海豚,但海豚以为我真的在骂它,感到不开心而慢慢疏远我,我最后还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哄回它。它们很像小孩呢!” 刘德华充满爱心的形象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任何慈善活动公益代言都不落下的刘德华,为了支持并且宣传国内的希望工程,刘德华积极代言公益广告--《我要读书》。华仔清新的装扮,背着书包造型俨然是一个读书郎。
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在提升活动本身的意义和精神的同时,刘德华个人品牌的美誉度更加深入人心,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粉丝的支持和喜爱。因为,尽管演员的风格会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对于爱心、公益、同情弱势群体则是社会和舆论的主流!因此,刘天王同时还是一个传播的高手。
当香港艺员,刘嘉玲、阿娇等由于娱乐记者的不道德行为而被“过度”曝光之后,刘德华能够立即站出来,愤怒声讨狗仔队的劣迹!从而赢得港台全体艺人的爱戴和拥护,这其实也是演艺界的公益行为。
正因如此,刘德华的消费群体能够日渐扩大,才真正成就了他25年的常盛不衰!
六、保留一些神秘
年龄和婚姻一直是艺人们敏感和尽量避开的话题。刘德华却很少把自己的年龄当成什么秘密。这跟一开始他对于自己“演技派”的品牌定位有关系!但是,对于恋情和婚姻却一直让娱记们欲罢不能!
对于娱乐明星,由于要定位做“大众情人”,必须在个人生活上放弃很多东西。张学友婚育后爆出的艰难家庭负担,多少让粉丝们多了份担心,也少了很多与主人公的情感想象。明星一旦结婚,势必会失去一大批的忠实的拥护者!正如现实中相爱多年的有情人,其中一方迫于周围和父母的压力而远嫁他乡的时候,原先的情人的想念必然会大大下降!因为“已经是别人的人了,我还朝思暮想做什么!”娱乐明星更是如此!要想在事业上有长期的影响力和拥护者,更需要时时考虑“顾客”的心理感受。
多年来,公众一直比较关注的是刘德华的婚姻状况!长期以来,除了喻可欣爆出了早年与刘德华的一段恋情之外,对于刘德华的真实婚育情况,可以说即使是狗仔队也是讳莫如深。这样媒体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而忠实的粉丝们也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谁都可以把刘德华当作自己的情人,保留在永久的想象和记忆里!这就造就了一大批不离不弃的忠实消费者!
当然,从技术和策略的层面分析,刘德华还有很多的成功营造个人品牌的手段,比如对于港台大多数明星们难以达到的“影星”和“歌星”的两个颠峰的达到,刘德华用自己的实力取得了别人只能望其项背的成就!
刘天王的品牌成功,不是偶然或者简单的机遇,其实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讲,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更度显得稚嫩的多的小星星,总之,刘德华的成功不是简单的个人成功的范例,而是一个品牌打造的系统工程成功的案例!入选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应该并不过分。
希望任何一个希冀成功的个人和企业,都能够象刘天王那样成功,永照人间!留下光辉,留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