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资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资知识
农资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生产厂家
流通企业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农网导航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网上互动类
供求信息
农资店铺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人才服务
推广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资博客
农资论坛
供求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农资商城类
种子市场
种苗市场
农药植保
兽药市场
化肥市场
农膜市场
农机农具
饲料饲草
种植器材
养殖器材
贴身宝贝
三农内参
打假维权
产品
企业
人才
展会
资讯
[高级搜索]
策划服务
企业策划
|
品牌策划
|
营销策划
|
活动策划
|
战略策划
|
广告策划
|
形象策划
|
策划论坛
|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品牌策划
工作室接受采访:“老字号”如何集体突围
时间:2010-03-09 15:59:16
来源:
作者:李玟
“老字号”如何集体突围
2005.4.14 新世纪周刊
天津“狗不理”和“风筝魏”的股权转让,让人们看到了“老字号”尴尬的生存现状,而如何让我们的“中华老字号 ”成功突围,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
当人们提及“中华老字号”时,不由自主会想到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同仁堂的中草药、稻香春的糕点、盛锡福的帽子、瑞蚨祥的绸缎等。
但您可能不知道,在这些中外驰名的老字号当中,能够把其品牌发扬光大、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却只有10%左右;企业勉强维持现状的却占到了70%以上。
由此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曾经辉煌一时的各大“中华老字号”,如今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老字号企业的处境如此难堪,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百年老店”发展到如此境地?又如何才能使这些老字号企业能够重新焕发昔日的光辉呢?
多因素制约“中华老字号”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食品类和生活用品类,工业类产品极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客户部经理肖明超、
深圳当地著名策划总监陈志华
、百集电视系列片《中华老字号》摄制组总制片人贾晓坤表示,制约“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制约因素一,自身所处行业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老字号”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再加上部分“老字号”的经营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没落与衰败便是极为自然的。
制约因素二,相当一部分“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号召力还局限于某些地域。离开特定的区域便无法得到更高更快的发展,这一点在诸如“狗不理”、“风筝魏”等“老字号”上都有所体现。
制约因素三,众多“老字号”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色彩依然很浓。上述几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再加上绝大多数“老字号”的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影响了企业的活力。
制约因素四,历史原因造成“老字号”发展后劲不足。贾立坤表示,在建国初期,全国的各个“老字号”企业纷纷转制为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企业都把利润上交了国家,因此企业资金积累极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老字号” 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制约因素五,自有品牌管理不到位。“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一谚语成了各个“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法宝。因此,他们从不在自己金子招牌维护方面投入力量,更不会在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自有品牌价值进行提升。
制约因素六,盲目进行品牌延伸。近几年,有相当一部分“老字号”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好心却做了坏事”。如王麻子剪刀就被营销业内人士视作“中华老字号”进行品牌延伸和盲目扩张的一大败笔。
巨大的国际差距
其实,目前很多的国际品牌只有1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年,但对于这些具有“中华老字号”之称的企业来说,其发展历程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甚至有的可以达到三四个世纪。但从发展规模、企业自有资金等方面来看,“中华老字号”和世界级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肖明超认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相比,首先也是最突出的差距就在企业自有品牌的资产建设方面。如今,很多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GE、麦当劳等,其营销已经渗透到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里。
他们依靠多年对品牌的投入和建设,吸引了很多忠实的消费者。而国内很多“老字号”企业连自己统一的标识和品牌理念都没有,更不用说品牌资产了。
其次,世界级企业都有自己系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并且能够通过规范管理和标准化运作来创建适合于全球扩张的企业经营模式,而这种能够跨地域、跨文化、跨群体的品牌发展策略是非常值得“中华老字号”企业借鉴的。
第三,“中华老字号”企业要敢于引进现代市场营销人才,培育一些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很多世界企业的崛起在于他们有一套非常好的机制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老字号”企业要跻身于国际品牌之列,也需要引进精通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的人才,使“中华老字号”企业与国际品牌接轨。
陈志华
还表示,与世界级企业相比,“许多‘中华老字号’依旧坚守传统管理模式,相信传统生产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也恰恰是这些观念与制度的墨守陈规,虽然能保持百年老字号的完整性,而在现代市场竞争条件下,却很难让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同仁堂:打造的是文化底蕴
记者在采访中,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全聚德、同仁堂这两大“中华老字号”企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其经营模式是值得广大“中华老字号”企业借鉴与吸收的,他们的发展与经营模式对于如何振兴“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着很深的影响。
谁也没有想到,同仁堂,一个拥有360年之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1997年以前也曾经面临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品牌流失的尴尬局面。
“当时,我们连付银行贷款利息的资金都没有,为此我们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国内各大银行列为3B级企业——也就是说我们企业贷款风险很大、还贷能力很弱。”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综合办公室主任金永年的记忆里永远刻着那段让他不能忘记的历史,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同仁堂及时地认清形势。在力足干好主业的前提下,逐步改变了“中华老字号”企业所特有的前店后厂的手工式作坊,不断地扩大企业的经营链。
据金永年介绍,同仁堂在坚持主业的同时,已把触角伸向了中草药的种植领域。截止到目前,其在全国已经建立了7 大中草药的生产基地。
而在资本运作方面,同仁堂也走在了“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前面。该公司1997年成功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后,又于2000年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两次成功上市为同仁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资金血液。”
此外,同仁堂还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店面的扩张。据介绍,仅北京地区,就有六七十家不同形式的同仁堂店铺,这其中包括连锁店、店中店等;在全国,这个数字达到了400余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同仁堂还分别在12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 17家分店或分公司。
金永年最后告诉记者,经过360多年的历史变革,同仁堂已经积累下了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聚德:用创新打造餐饮旗舰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民族品牌,全聚德认为,民族的即是惟一的、独特的、新鲜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持特色,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展亦是最好的继承。
全聚德宣传部的彭女士表示,全聚德的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复合的,是一种兼收并蓄、开放融合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全聚德的环境文化定位,充分体现了全聚德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丰富内涵。如全聚德前门店的这种老店文化就是名人文化、王府文化的根源。
她还表示,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
[1]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
为品牌把脉——品牌诊断方法论
下一篇:
开展价值营销 培育品牌忠诚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遮不住了!郭富
央视名嘴段暄加
《星球大战:原
跑男7只齐聚!
历数韩红好人缘
任达华要给女儿
网上热销产品
沃土一年生抗倒伏黑麦草种子1KG
杀虫剂 艾格弗中国红杀虫剂 质量保证
莱二氧化氯测试盒
台湾卓尼AAA/AA/APC板热成型(灯罩)
饲料机械 武进养殖饲料机械 颗粒饲料机械
养殖器具:食槽-辅料槽
供应鸡笼;兔笼等养殖器材
双防大棚膜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
中国工信部
中国劳动保障部
中国商务部
中国发改委
中国农业部
中国工商总局
中国一件事三农电商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卫计委
中国乡村网
更多>>
中国农资供销网
|
农网导航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村村通·一路发三农信息化168网站群平台成员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8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42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5340085806
业务:
客服:
技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