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品牌策划
农业品牌策划专家、新农业三兄弟刘岩老师访谈录
时间:2015-06-09 13:51:20来源:作者:

  昔日,中国大哲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修心,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要平天下基础就是“治平”农业。对此,国家连续十余年一号文件都剑指农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从本质来说,要让如此大力度的政策优势充分落地,真正促成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品牌化运营,成就中国新农业,核心在农业企业。

360截图20150609134941651.jpg

  只有新农业企业有心,有行,才能真正对接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现自身的价值驱动,从而摆脱传统农业的桎梏,最终网赢天下!那么,新农业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做?在做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对此,《粮策》请到了有中国新农业三兄弟之称,因在粮策讲堂开讲“心网”“蛛网”“电网”新农企运营讲座,新农企品牌营销专家、蛛网主讲人刘岩从新农企运营实际痛点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答疑解惑,与广大新农业企业一起分享他们的秘籍,帮广大新农企业如他们课件所言,“网”赢天下。

  《粮策》记者:二十一世纪是品牌的世纪,对于大多企业,不做原粮,不做产品,而要做品牌,这已经成为共识。但问题在于,许多企业也做品牌,前期科研加调研,中期系统包装,后期人财物配套,搞得风风火火,但品牌产品一投放市场,却发现一切与最初设想大相径庭,方向错了,对此,刘老师有什么方法改变?

  刘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首先企业投入生命、情感大力度做市场这一点值得尊敬,但同时,在中国当今,许多企业家的认识和决策流程是值得商榷的。

  认识上,企业理解的品牌经常是包装、是标识、是知名度,这就导致运营品牌上常常挂一漏万,出现重大战略错误。

  而从决策上,所谓调研、科研乃至配套,经常是拍脑门的结果,拍了脑门,执行过程中再拍胸脯,知道市场无可挽回了,发现错了,就开始拍大腿。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屡见不鲜。

  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是品牌认识专业度的问题。品牌蕴含企业家理解的一些关键点,但这不是核心,核心是围绕市场、消费者需求进行的系统化,也就是围绕一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品牌核心价值实现系统化的过程,有产品、包装、文化、传播乃至渠道等众多元素的参与,单就某一个说品牌,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因此,要科学做品牌,就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细致的恰到好处的拿捏,最终将众多珍珠串成项链,否则,出现南辕北辙、品牌四不像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粮策》记者:我们参观一些企业的产品室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产品很多,年年开发,年年陈列,虽然企业家常常为此自豪,但从效益本身看,实在没有一个产品是真正能在市场叫响的,刘老师怎么看这种现象,对“产品越多,赚钱越多”的说法怎么看?

  刘岩:你说这种情况在农业企业中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总是对每个产品都寄予厚望,结果投放市场后又总是不尽如人意;第二年查漏补缺,新开发,结果还是有问题;一年年下来,产品越来越多,企业却没有因此实现飞腾。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企业的效益不是与产品多少,产品线长短成正比的。

  蓝狮的客户依米兰香、金塬等都不是以产品多取胜,而是产品结构合理为王。比如说在一个品牌产品矩阵中,要有表现品牌核心调性的形象产品,有实现利润的主力产品,还有实现上量的产品,甚至有应对竞争的炮灰产品,产品不在多,在功能匹配,结构合理,只有这样,产品力本身才能经得起市场推敲。否则,年年推产品,年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难成气候。

  《粮策》讲堂:除了产品力外,其实对于广大农业企业来说,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利润问题。农产品本身就是天生地养的产品,缺乏科技含量,许多企业经营一年,利润有限,也就决定了发展速度很难提高。那么,在您看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如何才能提高产品的利润和效益呢?

  刘岩:这就涉及到了品牌的力量。在大多人看来,销量和利润是一对矛盾,尤其在当今市场充分竞争的背景下。同样都是木耳,产地、做工乃至口感都差不多,你一提高价格,消费者就转移了,因此,利润成了企业的隐痛。但在蓝狮实际操作的案例来说,许多都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秘诀是消费定制,完整配置。

  消费定制分两种,一种是细分市场,通过市场洞察发现特殊需求,实现充分满足;另一类是针对特殊人群,进行定制模式匹配。前一类以蓝调庄园为例,在休闲农庄都是农家乐的背景下,我们迅速发现了北京精英汇聚的市场特殊性,提出品质休闲农业概念,让产品价值与人群需求无缝对接,实现附加价值提升。相对这类以附加价值对应整体群体的情况,一品吉稻则是开创了定制模式的先河。不卖米,卖地,个性享受,专属定制,同样取得了优异的市场成绩。

360截图20150609134951178.jpg

  其实提升利润还有很多方法,如赋予文化价值,满足特殊渠道,满足特殊场合等等,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要符合自身实际,让你的优势与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匹配;另一个是闭环配置,如前所述,品质休闲农业,如何品质的?具体产品是什么?能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感受?再如定制稻米,怎样实现卖地?消费者怎么看到?凭什么相信你等等?实际上,提高利润,完成品牌策划的过程是个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洞察用户,满足需求是根本。

  《粮策》记者:的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策略就变得异常重要。但许多农业企业家本身就是靠策略正确才突出重围,有了一份家业,所以在他们看来,品牌策略或者说品牌策划自己也能搞,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要什么,对此,您作为品牌策略专家,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刘岩:对于中国的农业企业家们,我本人始终抱着一份敬重,但品牌策略究竟是自己搞还是请外脑,我认为本身包含两个关键指标,一个是态度,一个是专业。

  从态度来说,自己最了解自己在一定程度是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因为做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孩子自己爱,所以很难保持高度理性,而策略需要的就是高度理性。只有有这份理性,并占有大量行业数据,才能高瞻远瞩多角度考虑问题,从大产业、用户、竞争多角度考虑,从而更精确地把握企业、产品优劣,为企业产品找到相对理性精准的优势、位置,从而实现市场制胜,这一点,恰恰是企业内部无法做到的。

  从专业来说,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没有一个企业是能把所有环节都做到行业顶尖专业的。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设置市场部,可以有品牌部,但由于位置、角度等多种原因,其本身并不能取代外脑,这也就是一些巨头企业虽然有市场部,但真正的策略、创意依然会聘请外脑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不是说企业本身不能搞品牌策划,只是能否理性精准,保持真正的专业水准,就另当别论了。

  《粮策》记者:品牌策划公司的见多识广,专业人才多确实是优势,但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次品牌策略,不仅是前期的策划费,往往还跟随着后期的巨资投入,因此,也有不少农业企业家有这样的疑问:在找到品牌策划后,其中的风险谁来承担呢?

  刘岩: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伪问题。不可回避是因为确实品牌策划一定会有着这样那样的风险,但说其是伪问题是因为,其一,找不找外脑,这种风险一直都会存在;其二,找外脑,本质不是加大风险,而是减少风险。

  我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客户,在和我做了一轮沟通,我给了他一些建议,他听了很兴奋。或者是为了减少成本,或者是为了减低风险,自己组织自己的团队去搞了。结果一晃半年,花费了巨额成本,结果一趟糊涂,最后又回到了蓝狮。你说,他的风险降低了吗?

  其实正如他后来的一句话:谁的想法谁执行,策划公司作为一个专业的公司,他的每一个创意背后都有系统的支撑和落实,有了这些,创意本身才有价值。反之,拿去核心基础,创意本身就失去了价值。

  所以,对于品牌策划,我的核心观点是,如果你有想法,有系统的配套,你去执行是没问题的。否则,一知半解,没有形成通路,这就像一个不懂剑术的人直接拿了把剑上战场一样,表面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实际上,风险更大。这也就是,我说的专业人做专业事情的根本内涵之所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