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听到最多的就是“化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竞争激烈……”但是有种肥料却市场潜力巨大,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土壤对这种元素缺乏的症状,许多作物用了它不仅产量提高,品质也会大大提升。这是什么肥呢???镁肥料!这是记者在“中国国际镁肥料研讨会”上听众多专家讲到的。
大咖云集 共话镁肥
9月8日,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镁肥料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与世界对话,引领国际镁肥料产业发展”。会议聚焦全球镁肥料技术、应用和推广,旨在推动镁肥在作物上的合理应用和镁肥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此次会议首次将镁肥料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对镁肥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前秘书长Luc Maene、马来西亚种植与原农业部部长特派代表杨峻豪、全国肥料及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刚、全国农业推广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金继运、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吴志坚、营口菱镁化工集团董事长张荣阳和全球行业科研机构、生产商和贸易商如云天化、金正大、安徽六国、国投罗钾、深圳芭田、新都化工、法国CEL、德国钾盐、瑞士金键、立陶宛英利泰斯集团、印尼金光集团等130余人出席会议。
白由路在会上讲到,镁是动植物共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长期以来,镁肥料在农作物增产、增收以及改善农产品品质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镁肥料的开发与研究目前还是肥料发展的短板之一,镁肥料研究还任重道远,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之一的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张荣阳说,镁素营养与镁肥应用一直是国际农学界与土肥界关注的问题。本次会议首次提出“镁肥料”这个概念,是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产业的重视。作为企业,营口菱镁化工集团不仅注重产品研发生产,更关注镁肥料在国内国际的推广应用。我们参与举办此次国际论坛,希望尽企业一己之力,扛起镁肥料研究与应用的大旗,推动镁肥料的产业化和健康发展,造福农业、造福人类。
全球缺镁 亟待重视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前秘书长Luc Maene在会上说,土壤中缺镁缺锌是全球性的,在亚洲地区每年约有410万t/a被携出。在当前和未来肥料应用中,植物对镁素锌素的营养需求将更加重要和迫切。肥料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需要更智能的肥料。未来肥料发展趋势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帮助植物有效利用营养、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我们要努力利用化肥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白由路说,镁在农业生产中很重要,但作为肥料却长期被?视。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上镁的丰缺指标不够完善,镁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研究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上,镁元素的施用标准还没有建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肥料结构的变化,含镁肥料,如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肥料施用量减少,造成缺镁程度进一步增加,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镁的进一步流失,钾肥的大量使用也会造成镁元素相对不足。
他说我国土壤有效镁的含量基本上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土壤有效镁含量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湖南和湖北等省份。其中江西、福建、海南和广西的土壤有效镁含量低于100mg/L。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对20多种作物施用镁肥肥效试验显示,镁有一定增产效果。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需镁量大,对镁肥反应较敏感,如甘蔗、菠萝、香蕉、油棕、橡胶等。因此,在南方含镁量低的土壤上种植这些作物,要注意施用镁肥。
镁肥市场 潜力巨大
会上还传出另一个好消息,据全国肥料与调理剂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刘刚说,会议前一天,即9月7日,质检总局和国标委批准《硼镁肥料》国家标准,标准编号为GB/T34319-2017,该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硼镁肥料》国家标准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起草,适用于从硼镁矿石中经化学合成制成粉状或粒状的硼镁肥料产品,也适用于以物理方法使用含硼、含镁为主要原料制成粒状的硼镁肥料产品,其用途为农业上用作肥料。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镁肥料行业规范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
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白由路在会上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加强镁元素的营养指标研究,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镁元素的营养指标,建立一套完整的镁营养指标体系,精准指导农作物镁肥料的施用。
二是加强环境变化对镁元素的影响,特别是要针对近年来的我国肥料结构变化、土壤酸化等对镁元素的影响,建立镁元素营养预警体系。
三是加强镁元素与其它元素相互作用的研究,重点放在当前钾肥大量施用情况下的镁元素相对有效性;土壤酸化治理中钙元素大量施用对镁元素相对有效性的影响等,建立现代条件下镁肥料的施用技术标准。
四是加强镁在食物链中的有效性传递研究,特别是通过植物吸收对食草动物和人类建康的影响研究,使镁肥料不仅能保持植物健康,同时也要保证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