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企业策划
金正大:&ldquo技术+服务&rdquo双轮创新
时间:2017-09-16 15:43:39来源:中国化肥网作者:

  6月25日这一天,由国务院参事室、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国家化肥质检中心(上海)、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肥料供给侧改革调研组齐聚金正大。
  “金正大是肥料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更是标杆。”国务院参事刘志仁的一席话,表明了此行目的。
  金正大成立迄今不过19年,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金正大速度”。金正大连续8年复合肥销量全国第一。2016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87.36亿元,同比增长5.57%。今年上半年增长势头仍然锐不可当: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4.75亿元,同比增长18.07%净利润为7.94亿元,同比增长2.06%。
  在肥料行业迈入转型大潮的当下,金正大以自身的成功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供给侧改革的“金正大方案”。
  作为制造行业,“技术+服务”双轮创新是永恒的生命线,这也是“金正大速度”的基石。金正大拥有全行业最多的技术研发平台。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悬挂着10块标牌,这是金正大十大研发平台所在地,其中有7个属于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这在肥料行业绝无仅有,金正大19年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奇迹。”刘志仁赞赏地说。
  依托这些平台,金正大汇聚了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金正大拥有肥料行业最全的新型产品矩阵,形成以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性肥料为主,普通复合肥及其他新型肥料为翼的格局。金正大董事长万连步曾说,肥料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要提高中高端供给,因而推出更高效的新型肥料成为必然。目前,金正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制造商,亚洲最大的硝基肥和水溶肥制造商。
  从制造到“制造+服务”,这是金正大近些年转型的主线,他们提出了“做世界领先的植物营养专家和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企业战略。在此战略之下,金正大在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地向农民推广以土壤改良、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作物营养全程解决方案,向研发针对化、产品订制化、服务专业化转型。未来,金正大将构建100家作物研究所,600家农化服务中心,打造万人农化服务大队伍,逐步实现从专注作物研究到技术服务,从产品销售到技术销售,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在肥料供给侧改革中,金正大表现出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就在今年,由金正大主导制定的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正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面向全球发布,这是金正大继2016年主导制定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后的又一重大成果。业内专家评价,这些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世界空白,也为中国肥料企业拥抱“一带一路”铺就坦途。
  事实上,这是金正大多年来国际化战略布局的一个缩影。近些年,金正大除了在国内布局十余个基地之外,还与佛罗里达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等7所国外高校以及美国农业部3个试验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挪威、以色列、德国、荷兰、越南、新加坡、香港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并购或参股包括德国康朴公司在内的一批世界知名涉农企业。
  “金正大的目标是要建立地中海、亚太、欧洲和美洲四大中心,基于地缘优势和产业格局,四大中心将聚焦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液体肥、微生物肥、水肥一体化及高新技术农业设施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应用”。金正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回答。
  作为行业领头雁,面对化肥行业转型之困,金正大开始了新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在全国人大代表万连步牵头下,10位来自化肥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倡议:大联合大协作,开启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万连步认为,化肥行业创新资源分散,大小企业各自为战,急需以技术、资本、渠道、服务和品牌等为纽带,搭建产业协作的大平台。金正大身体力行,截至目前,已与16家氮肥企业、2家磷肥企业和12家有机肥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
  推动全行业形成联合创新、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推广的合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破解化肥供给侧改革之困的“金正大方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