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形象策划
黑龙江塑造现代化大农业形象
时间:2009-10-14 00:00:00来源:作者: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松嫩三江两大平原试验区聚焦

    黑龙江省将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搞好项目布局,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聚焦,努力把黑龙江省建设成稳固、优质、可靠的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黑龙江省把资金和项目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聚焦,围绕“一化促两化、三化带五化”下功夫,即以机械化引路,促进规模化、科技化,带动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组织化、产业化,力争走出一条财政支持现代大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通过积极扶持组建股份制农机合作社,对农民购置农机实行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入股合作装备大型农业机械等途径,迅速提高项目区农机装备水平。

    大力提高规模化水平。加大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做到规划上突出,立项上优先,资金上倾斜。扶持龙头企业拉动规模经营,采取“反租倒包”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扩大经营规模;扶持农机合作社拓展规模经营,吸引农户以土地入股,使其由“种田农民”变为“土地股民”;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规模经营,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扩大生产规模。

    大力提高科技化水平。集中使用科技推广费,并从省配套资金中安排投入,继续推进科技项目。利用大项目实施机遇,着力建设科技示范园区,注重核心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达到省有科技园区,大项目区有科技示范园,新农村试点村有科技示范田,形成体系。根据全省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加速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进程,使项目区充满现代农业气息,塑造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形象。

    黑龙江省把资金和项目向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聚焦。突出扶持粮食主产区。各类项目向产粮大县集中布局,支持主产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在全省构筑三大优质粮食产业带,实现标准提高,产粮更多。三大优质粮食产业带为:以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流域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包括24个水稻主产县;以中西部干旱区为主的优质玉米产业带,包括18个玉米主产县;以绥化北部和黑河为主的优质大豆产业带,包括20个大豆主产县。

    突出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要求,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到2015年,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新增中低产田改造面积225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5亿斤,占全省新增粮食产量240亿斤的18.8%。

    黑龙江省把资金和项目向建设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聚焦。在松嫩、三江两大平原,重点创建“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肇东50万亩玉米吨田示范区、青冈20万亩贫瘠土地创高产示范区、依安10万亩“四区轮作”示范区、宝清30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区、依兰10万亩提水灌溉“旱改水”示范区、桦南10万亩灌区改造示范区、龙江20万亩干旱地区蓄水灌溉示范区8大示范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面积达350万亩,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5亿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