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的广东医药市场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乌鸡白凤丸”热潮,最先由汇仁、同仁堂等医药企业开辟出来的细分市场的江山,引来了无数“追随者”的进军。在终端药店,叫“乌鸡白凤丸”的新品如过江之鲫,频频涌出。到2003年12月底,一些药店柜台上的“乌鸡白凤丸”由过去的5种增加到了10种,有的药店甚至增加到了15种之多!值得企业反思的是:难道市场真的有如此之大、需要这么多的“乌鸡白凤丸”吗?市场的需求量在一定时期总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追随称之为竞争,然而超出正常范围的追随则只能称之为蜂拥了。
“蜂拥经济”带来的最直接的危害是:由于过度的生产、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比例失衡!据中国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1年至2003年其间,因盲目生产和经营而导致亏损甚至倒闭的企业达2639家,也就是说每年有将近800多家的企业因“蜂拥”而死!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营销管理》一书中曾提到过“市场追随者战略”的营销策略,讲的是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采取跟进大企业竞争对手的办法来开拓和发展自己的市场,但他同时也指出这种追随必须是在差异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没有差异的追随最终必定会被沦为低端市场上的没落者和价格战的殉葬者。所以,对于“蜂拥经济”,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可以追随,但必须要制造出一些差异化的东西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吸引消费者。由此看来,菲利普·科特勒可以告诫我们这些“蜂拥经济”者们的是:要追随,也要讲艺术。不能简单模仿,不能全盘照搬;还需要一些创新。
“蜂拥经济”导致了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它削弱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对于那些资金十分短缺的小企业甚至可以造成致命伤。盲目追随的代价不是人人都有能力买单,并且错误跟进必将导致引火烧身的后果。所以要不要跟进、怎样跟进,我们的企业还得三思!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系工商管理硕士(MB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特邀营销专家,《销售与市场》特约撰稿人,广州左亮营销咨询机构首席专家兼总经理。电子邮件:jamesco99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