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现象”——水涨船更高
春晚做为一道辞旧迎新的媒体大餐,已陪伴我们度过了整整22个年头。在这20几个岁月里,春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大品牌,其节目的质量也一年好过一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广告、营销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和广告主青睐春晚这一节目,春晚节目前、中、后的广告费也水涨船高,甚至船高的程度超过了水面。理由很简单,80、90年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有限,娱乐活动有限,因此在除夕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享天伦十户有八、九户,收视率之高、人群之集中使得其越来越成为企业开拓全国市场、提升品牌号召力的武器。时至今日,春晚的收视率仍维持在95%左右(央视的调查数据),接近6亿的注目群体,对于希望在中国国内甚至华人圈内开疆扩土的企业,怎能没有吸引力!
那么“春晚现象”究竟是什么?我们暂且称之为“短暂性爆发经济”。首先,因为这种现象时间持续的极短,对于企业年度营销而言,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只能算短暂性的;其次,“春晚现象”这种短暂性爆发经济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众多人群的关注,人群集中,注目率高,加之操作得当,爆发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将不在话下。从本质上来看,“春晚现象”这种短暂性爆发经济也属于注意力经济的范畴,只是它比一般的注意力经济来的更猛烈、影响更迅速一些,同时,春节晚会直接将话题、注意力转换为经济效益,使注意力经济中的经济一词体现的更加明显。
“春晚现象”的表现,就是广告冲4亿元大关,其中春节前后的广告套装的起价为每5秒159万元至233万元,每15秒在298万到438万元,除夕当晚8时和0时的10秒报时广告的底价更是报到了480万和680万,而最终的“标王”投入了上千万之巨。财源滚滚的新春祝福,让央视坚定了将春晚进行到底的信念。以“春晚现象”为代表的短暂性爆发经济为何具有如此诱人的魅力?
财源广进,源自媒体强势,百姓关注,企业青睐
短暂性爆发经济如此诱人,拿央视的春节晚会来看,第一是事件本身具有话题性,春节晚会是全国人民年年期盼的事,特别是到岁末,春晚便成为媒体追踪的热点,从节目的选择到彩排中的任何花絮都被各媒体紧抓。春晚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步好棋——全明星汇演,这为以后的高品质、高收视打下了基础。在节目的具体安排上,春晚走的是大众化路线,力争满足男女老少各个不同的喜好。再加之历史原因,在同档期播出的全国性同类节目或与之竞争的节目少之又少,这也使得春晚一枝独秀,尽展芬芳。因此,话题性是短暂性爆发经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任何话题可言的事件很难成为短暂性爆发经济,也很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是谙熟的媒体炒作功力。一起事件即使有了话题,却没有相应的媒体推波助澜,也无法形成燎原之势。毋庸置疑,央视到目前为此仍是中国的第一大媒体,其对自身资源的利用就可以造成强大的影响力,再加之其它媒体的跟随,使得这种影响力更大。
第三是相关人群的高度关注,春晚做为一个大品牌和媒体大餐,已经和吃年夜饭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春节文化的一部分了,群众自然希望能有好的节目可以与家人同赏。加之各媒体适时的报道一些幕后花絮,更刺激了群众的好奇心。除夕之夜,一家团圆,谈天说地之外顺便看看电视,高收视率产生了。高关注是短暂性爆发经济利润的来源,有了高关注,才有做大手笔策划的可能,才可能将事件向深处发展。当然,根据受众的心理特征,高关注是可以策划和提炼的,如果策划人功夫到家的话。
第四是较高的利用率,特别是对企业,春晚的高注目率、高收视率、高影响力,都是企业对其钟情的缘由。利用价值始终是短暂性爆发经济的生命源泉,借高关注、高吸引力的特征,顺势提升品牌价值,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关键。春晚的广告报价如此之高,企业为什么还争破头皮,目标人群的巨大、节目本身的影响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投放如此价高的广告,也是向目标受众展示了企业的实力和全力开拓中国市场的决心,是一种态度的表现,体现的是强势企业的信念。
第五是定价与套餐合理。短暂性爆发经济具有短暂性,如何利用这一短暂的暴发为品牌服务是一个难点,操作和设计套餐的过程中,必须长短结合,使其短暂的影响将品牌力量延续下去,让事件真正为品牌和赞助商服务,同时又不能让目标受众误解事件本身的特质。今年的春节晚会,虽然定价远远超过以往,但套餐组合合理,对于广告主的品牌,不是简短的露脸,而是长短结合的持续影响。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因为本届春晚的报价过高而放弃。从这里不难看出,定价和套餐的组合对于吸引赞助和增加利润是多么的重要。
第六是有效传播。这里指针对事件本身的传播,这种传播也要长短结合,长时间坚持传播,温火炖粥,慢慢形成气候;短时间传播是集中火力猛烈进攻,迅速提温,让其达到沸点。春晚的传播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在前期,包括新闻炒作在内都是渐渐的,花絮、炒作、新闻都算是温火,但就是这些温火慢慢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得人们对其有一个长期的关注,为后续爆发做好了准备;在活动和事件中期,是短期的、猛烈的传播,央视4台加央视国际网站同时向全球直播春晚盛况,短期内促使事件达到高潮;在后期,缓慢的信息传播和相关的活动使这种激动延续直至平静。时张时驰,时缓时疾,这就是传播的乐趣。
对“春晚现象”的几点思考
“春晚现象”为代表的短暂性爆发经济所创造的价值,确实有许多值得策划人和媒体兴奋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问题一、央视如何提升竞争力?
央视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媒体现在已无人置疑,通过频道专业化和运营方式改革之后,整体竞争力有所提升,发展相当稳健,然而挑战也接踵而至。首先是中国入世后,媒体市场将有秩序的开放,星空卫视等媒体已经开始落地,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际媒体巨头问鼎中国。央视怎样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其次是新兴媒体逐渐成熟,特别是网络媒体后生可畏,专业化分工更细,节目互动性更强,央视怎样抵担这些媒体的竞争?笔者建议央视做好如下功课:
一、 体制改革,提升战斗力。
媒体市场的多年发展,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