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营销策划
世界公关大事纪
时间:2011-09-30 13:15: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19世纪30年代,美国人本杰明·戴伊创办了第一份面向广大群众的通俗化报纸——纽约《太阳报》,从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之后,工商企业为节省广告费,聘请记者作为自己的新闻代言人,利用媒介进行“免费宣传”,这样,廉价媒介便引发了一场“报刊宣传活动”。这种“报刊宣传活动”便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雏形。

  美国的费尼斯·巴纳姆是新闻传播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具有很强的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才能。巴纳姆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他所在马戏团的一名黑人女奴海斯在100多年前曾养育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将军。这一“新闻”激起了美国社会的巨大轰动,引起了公众巨大的兴趣。巴纳姆乘势在报纸上人为地制造出一场巨大的争论,巴纳姆作为这一骗局的制造者则大获其利。海斯死后,人们对她的尸体解剖表明,海斯只不过80岁左右,并非巴纳姆说的161岁。事已至此,巴纳姆居然还厚颜无耻地“深表震惊”,声明他本人也是受骗者之一。虽然在他的时代并没有“公共关系”一说,但是巴纳姆在吸引公众注意力上的实践,已经成为公共关系的先驱。

  1882年,美国律师、文官制度倡导者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发表了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责任》的著名演讲。在演讲中,他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尽管该词在当时所表达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而是大众利益之意,但毕竟是作为一个独立词汇出现。1897年,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一词第一次出现在美国铁路协会编的《铁路文献年鉴》。

  1899年,交流电发明家乔治·威斯廷豪斯(GeorgeWestinghouse)首先组织了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由于遭到爱迪生的排挤,他发明的交流电被普遍认为比直流电危险。为了改变公众对交流电的印象,他聘请匹茨堡的记者E·H·海因希斯作为他的新闻顾问。在E·H·海因希斯的安排下,特斯拉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用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点亮了电灯,甚至还熔化了电线,使在场的记者一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取得了极大的宣传效果。交流电迅速得到公众认可。这是公关史上的经典案例,也被认为是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关。

  艾维·莱德拜特·李原是《世界报》的记者,但是他放弃了这份工作,并开办了一家新闻宣传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咨询并收取费用,从而成为第一位职业公关人员。在1904年的科罗拉多罢工事件中,他有效地通过公关扭转了公众对当事方洛克菲勒的负面看法,从此声名鹊起。艾维·莱德拜特·李坚决反对制造新闻,力主通过讲真话提供新闻,保证新闻界和公众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由于艾维·莱德拜特·李对公关事业的巨大贡献,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公共关系之父”。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08年开始由副经理主管公共关系工作,并专门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聘用公共关系顾问达70年之久,而且许多高级负责人都从事过公关方面的工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最先认识到公共关系重要性的公司。此举带动了其他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1907年,约翰和劳林钢铁公司雇用了莫斯曼作为公关经理。1916年,杜邦燃料公司聘用了查尔斯·韦斯顿作为公关经理。设置公关部门和聘请公关顾问成为很多企业的常态。

  1915年7月,金融公共关系协会在美国芝加哥成立(1970年后组织易名为“银行和市场协会”),1917年4月美国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协会(当时名为“美国高等院校新闻协会”)宣告成立。1948年2月4日,美国的全国公共关系顾问协会(NAPRC)和美国公共关系理事会(ACPR)合并成立美国公共关系学会,其总部设在纽约,下设80多个分会,成员超过1万人。英国公共关系学会(LPR)也成立于1948年,有12个地区性团体,会员超过3500人。他们在建立和推行职业道德准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一系列的公关协会组织成立标志着公关作为一个整体行业正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总统组织了一个公众消息委员会,由格尔任主席。格尔和他的公众消息委员会的活动赋予公共关系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功能,即利用公众的力量去组织舆论。该委员会在沟通政府与公众联系、动员公众舆论、支持战争、鼓励购买战争债券及树立美国人的民族感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众消息委员会可被视为政府大规模公关的先驱。同时,该委员会还培养了一批公关人员。战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把战争期间的公关经验用于工商营利事业,促进了美国公关业的发达。

  艾维·莱德拜特·李开创了公共关系行业,但他的实践大多依靠个人经验,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舆论之凝结》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公共关系的著作,首次提出了公共关系咨询这一新术语。同年,他在纽约大学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此后他分别撰写了《公共关系学》和《舆论》,建立了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使公共关系成为独立的学科。

  帝国市场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公关机构。1926年,英国公共关系之父斯蒂芬·特伦茨担任该委员会秘书长。期间,他通过娴熟的传播技巧支持首相买英国货的倡议,使倡议深入民间,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

  阿瑟·W·佩奇1927年出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期间,他把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引入贝尔系统,提出并实践了公共关系的六项原则:告知真相,让公众知晓正在发生的一切;为公众提供关于本公司特点、观念和实践准确的画面;用行动来证听顾客的话;了解顾客的要求和需要未雨绸缪;预先构想公共关系;培育信誉。

  1930年,卡尔·博雅成立了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博雅公司。经过将近80年的历程,博雅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共关系公司,业务网络遍及世界各地,我国北京和香港都有其分公司。

  虽然早在1923年伯尼斯就公开讲授公共关系课程,但直至1947年波士顿大学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关系学院,并开始颁发公共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越来越多的学校成立了单独的公共关系学院,公共关系学才确立了自身独立的学科地位。

  1952年,美国的卡利普特和森特两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公关专著《有效公关》,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在公关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此书不断再版,成为公关的畅销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关的圣经”,使该书的作者成为享有声望的理论权威。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成立,总部设在伦敦。刚成立时,只有5个国家和15名会员,但现在已发展到77个国家几千名会员。而且国际公关协会是得到联合国正式承认的,其会员也作为顾问服务于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每年聚会两次,颁发“促进世界理解杰出贡献奖”,出版《国际公共关系评论》季刊;由于其在推动专业承认、高标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关协会。

  20世纪60年代,老牌汽车劳斯莱斯追求限量生产的“高成本、低利润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又不愿生产“大众产品”,曾一度面临破产。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公司,劳斯莱斯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他们向全世界征集广告语,最终选定了这么一条:“任它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这则绝妙的广告语所传达的意境感动了整个英国、整个世界。从这则广告语中,我们看到了劳斯莱斯的高贵韵味和离尘脱俗的风范,也体会到了那种居高临下的气质和高处不胜寒的忧郁。甚至有国会议员将劳斯莱斯和英国传统的贵族精神和荣誉联系起来。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公关,使企业与国家的历史和传统紧密联系,劳斯莱斯顺利渡过了难关。

  20世纪70年代,雀巢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74年一家慈善机构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婴儿杀手》,点名批评雀巢公司在非洲的营销策略,并拉开了对雀巢奶粉批评狂潮的帷幕。批评者指斥雀巢奶粉造成了第三世界婴儿死亡率的上升。抵制雀巢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一直延续到1984年。为了挽回名声,雀巢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改善与新闻界的关系,努力树立企业公民形象,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协同合作,逐步走出阴影。

  1998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JamesE·Grunig)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全球化的问题,提出了“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这一理论对公共关系在全球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公共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蓬勃发展。

  2002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后,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公关战。从对战争理由的选择—“推翻独裁政权”到战争期间对媒体的控制和影响,以及突然造访伊拉克新政府,布什政府都在引导全球舆论,塑造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民主反对独裁的形象,获取支持。

  2005年,印尼发生特大海啸,损失惨重。主要大国开展了一场公关大战。各政府纷纷对印尼表示慰问,组织捐款和支援,争夺全球媒体的注意力,树立本国政府人道主义和对地区繁荣稳定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