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营销策划
策划,离欺骗还有多远?
时间:2011-09-30 13:16:3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经过10年的市场营销的洗礼,中国的策划到底是越来越成熟,还是越来越狡猾呢?对此,笔者的感受是:狡猾的成分与成熟的成分至少是平分秋色,各不相让。不是笔者比那些策划有更高明之处,只是,身在策划的边缘,作为广大市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笔者也经历了一些事情,虽然不是大事,但对于中国策划业来说,小事恰好是细节,而细节正好决定成败(属于剽窃,请原著作者大量)。所以,还是抖虱子一样地逗出来,一个目的,就是想抛出这样一个不是问题的伪问题:策划到底该是怎样的面孔与嘴脸?

  细节一:一个朋友见我经常发些胡言乱语,便以为我是所谓的专家,这个尽管我不敢当,不仅是怕贻笑大方,更是因为自己有多少斤两也很清楚,但是,他却一脸谦恭地讨教:原来,他所代理的某报有一个年终活动,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想要我帮他做一个既不花钱又能赚钱的策划,并许以重诺。重诺之下,必有智者。可是,等我几套想法变成白纸黑字时,却没有被通过,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再三面壁,得出了答案:他需要的是怎样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可是,遗憾的是,我想的是花更大的气力,既赚自己的钱,也能让人家赚钱。所以,我被PASS掉了。

  我很清楚,策划赚的是智力钱,是用无形的劳动来换取有形的钞票。但是,我偏偏在想:如果我不能为客户着想,不能帮客户实现他们的愿望,我还能算一个成功的策划人吗?但是,没有人会给我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我是一傻蛋。

  细节二:曾经在某媒体混饭的时候,在一次由本人策划并主持的行业论坛上,面对众多行业的销售老总、策划部长,笔者大声疾呼:不要再捏着鼻子哄眼睛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金钱,还有难得得心疼的机会,虽然都有同感,但是,都无能为力:老板需要业绩,也需要作秀。结果是他们都只能同情我的单纯与天真:因为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一种虚荣,一种平衡,仅此而已。在那个期间,发现了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行业内刊凭借着私人关系,在尽情地花着企业的广告费。这些刊物有的没有刊号,有的没有面向市场,有的甚至只有可怜的印量,但是,它们仍然能够活着,在到今天,新老行业刊物已经将近20种。是谁在养着它们?我们的广告费到底是怎么浪费的?没有人能告诉我,即使他们心理明白,或者不明白。而我已经明白:企业到底是怎么做死的,而策划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只要批着策划的外套,就有最大可能给企业上套子。而有的企业是怎么死的,居然到死还不知道?在2年左右的时间里,仅重庆的摩托车整车企业死亡数已经有40家左右,死亡率达到60%!天!

  不是不要策划,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策划的目的是有效性。那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是否有着自己的判断呢?可惜,许多企业的老板暴富之后,已经找不到自己了。他们的观点是:有钱就要做,没钱就不做。

  细节三:在2004年快结束的时候,一摩托车企业突然发觉没有做什么策划,由于企业规模小,因此,对广告宣传费用就卡得比较紧,直到年终时才发现那笔数十万的款子居然没有怎么动。这个时候,总是觉得差点什么,于是,就想把它体面地花出去。巧的是,刚好有上门兜售点子的人,于是乎,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活动是搞了,当地、行业已经中央的媒体都报道了,但是,我经过珍惜观察,却发现了几大失误:1、中央媒体的报道只是一幅图片,在文字里根本没有提到该品牌;2、中央媒体的报道和后来有关媒体的报道之后,后来有了负面报道,但是该企业却没有相应的公关能力;3、主题突出的是合作品牌,而自身品牌却被掩盖了;4、没有后续的跟进,一阵风之后便没有了下文;5、跟产品本身的诉求没有必然关系。这样的策划有什么用呢?唯一的用处是:终于把钱花出去了,可以安心地过年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