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红透大江南北,捧出了一个又一个草根明星。利用这一比赛,湖南卫视也获得了丰厚的盈利,据说,光超级女声这一赛事就为国家贡献了几十亿的利税收入。于是,各地的电视台方才如梦初醒,模仿超级女声的运作模式,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轮番上演,中国的选秀节目也随之进入“井喷之年”。电视台如何利用选秀节目赚大钱?如何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一:赛制 各个选秀比赛的赛制,大都是经过主办方的精心策划,以保证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比赛战线拉得越长,主办方的收入也相应水涨船高。可是比赛一轮轮地进行,一天天地接近尾声,怎样尽可能地延长赛事整体时间,创造更多的收益呢?于是,新的赛制设想随之出炉,即复活赛———让已经被淘汰的选手有机会再次登上决战赛场。 8月初,国内当红选秀节目之一超级女声主办方公开表示,总决赛将设置复活赛,让优秀的选手能够回到这个舞台。之后一天,另一火爆节目加油好男儿也向媒体透露正考虑调整赛制,以应对超女的变阵。 此举立即招致观众与舆论的声讨,一些观众认为,这样一来,总决赛的战线就拉得无比漫长,在几乎以短信投票取胜的比赛中,无论是选手的亲友团还是粉丝,手机话费又将再一次暴涨,复活赛其实就是变相地圈钱。而且有人指出,加油好男儿的全国总决赛自10强产生后,10进9、9进8、8进7,每场比赛历时3个多小时却只淘汰一人,不但没有体现出竞争性,节奏又显得非常拖沓。在这种背景之下,加油好男儿的主办方东方卫视马上对总决选赛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正式宣布之后的两场比赛将从原本的7进6、6进5分别调整为7进5、5进3,每场淘汰2人,另一方面,颇令人期待的复活赛也不再举办。 赛制的调整势必会影响到主办方原先预计的收益,但今年加油好男儿之所以被广泛喻为成功,无异于其赛事的整体策划相当出彩,不但主题鲜明突出,而且很好地配合营销,获取了极为可观的收益。 看过8月26日加油好男儿全国总决赛的观者们一定记忆犹新,当天,东方卫视几乎将这场比赛抬到了与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全采用了直播重大新闻事件的模式:从早上7点就开始全球全天候直播,直播间的主持人与户外主持人随时保持互动,每逢整点就播报三位选手的实时短信票数,并请来了数位人文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畅谈好男儿这档节目的社会意义。此外,三强的亲友和其他31强选手也都陆续出镜为他们拉票助威。 对此,浙江大学教授李杰认为,东方卫视将这场选秀比赛进行全球全天候直播的做法是媒介市场非理性竞争环境中的理性行为。从短期效果看,这一行为确实能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事实也证明了李杰教授的看法,在当天如此强大的攻势之下,三强的短信票数扶摇直上,竞相追逐,最后,全天短信总票数超过300万票。其实,撇开短信收入不谈,光是当天东方卫视的广告收入就极其可观。全球全天候直播期间插入的广告不计其数,正式比赛开始后更是每隔20分钟必插广告。另外,还在每次不到5分钟的大众评审投票时加入1-2次广告,广告时间甚至达到了投票时间的几倍。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在这样一个选秀节目中插入30秒时间的广告,其费用大概在6万元左右,收视率高的时候价格还会更高。 点评:在借鉴了去年超女赛事运作的成功与教训之后,东方卫视在赛制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而也造就了今年的加油好男儿比赛至少在上海地区一举超过超级女声获得成功。早在今年7月底,就有消息说加油好男儿的广告盈利达到了3亿元,遥遥领先超女的广告收入。由此可见,合理的赛制不但帮助加油好男儿获得成功,也再次向公众展示了媒体圈钱的一大本领。 相关阅读: 超级女声营造的商业利益链 红楼海选:文化营销的魔力 少林寺:国际海选的赢家 梦想中国,圆谁的梦? 2006中国媒体“海选”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