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营销策划
红楼海选:文化营销的魔力
时间:2011-09-30 13:16:5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这一次,红楼梦海选的商业价值要远远超出“红学”的文化价值。

  2006年8月,红楼梦演员海选,再次掀起一股“红学”热潮。与1987年拍摄红楼梦海选不同的是,新版红楼梦海选借助互联网、广告等优势,将触角伸向全球,无形中大大提高了红楼梦及此番活动的人气指数。尽管1987年的红楼梦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肯定,但从商业价值及炒作概念来说,两者远远不是一个层面上可以对比的。前者是利用红学文化挖掘商业价值,后者是从文化的角度传播红学。

  张爱玲曾经说过平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这最后一恨道出,还真要生出无数共鸣来。只是在商业元素盛行的今天,这道共鸣背后,是无数双眼睛紧盯着红楼梦背后的经济价值。

  新版红楼“海选”先赚人气

  很多人并不知道1987年的红楼梦也是靠海选招募的演员,由于当时的传播条件有限,这一海选声势没有掀起热潮。很多企业也根本没有这种意识,借助海选方式向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只是红楼梦的故事和那些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hspace=0

  20年后,当红楼梦被北京电视台重新提到海选日程时,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就已经意味着红楼梦海选注定会有更多的商业元素。因为两年以前,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开播以来,就为全国的电视媒体树立了一个标杆。通过全国海选,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2005年更是创下收视纪录,名利双收。

  或许是前车之鉴,红楼梦的海选又站在了全球的高度,并借助互联网。“超级女声”的报名方式必须是在现场,今年成都赛一个月之内的报名人数就达到1万多人。红楼梦在网上报名,一个月之内达到11万多人。与“超级女声”所走的路线不同的是,红楼梦重拍得到了红学专家、学者及海内外的关注和支持。显然,无论是从官方、专家还是市场方面,红楼梦海选都把“超级女声”的诸多优点汲取过来,扬长避短。

  《成功营销》获悉,自8月21日“呼唤红楼梦中人”的演员海选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华人招募演员以来,截至9月25日中午12点,“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站,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2751万,报名人数接近11万。

  和红楼梦联系最密切的当属大观园。截止目前,北京大观园现场报名点的报名人数也已经超过了2000人。虽然选手的各项报名都是免费的,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大观园也约法三章:不能收报名费;不能向选手强行推销;不能未经同意将选手的资料投放官方网站。大观园在西门设专员负责接受报名,并免费提供服装和摄影。

  如果从商业价值考虑,这些报名选手只是一个幌子。要赚钱的来源是,游客对大观园的蜂拥而至,以及对红楼梦海选的心理预期使然,让游客情愿掏钱买票参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