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N个关键词帮你进外企
时间:2009-11-09 13:52:0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文_莫海燕



(引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进入跨国公司,尤其是到欧美企业工作越来越成为年轻毕业生的追求。如何才能顺利过关,进入梦寐以求的企业呢?哪些素质是在跨国公司获得成功需要具备的关键素质?当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时,也许诚信、沟通能力、高效、团队精神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就会自动跳到脑海中。其实,这些关键词不过是个外壳,其内里包裹着的,是外企规范化的做事方式,是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No comments,no development



张鸿伟

AVAYA大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成功关键词:全球视野、aggressive

在跨国沟通中,你可能首先代表的是自己,但其次,一定是代表你所在国家的市场和发展水平。如果经常no comments,就会给各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质疑你基本的工作能力很差。



在跨国公司里,工作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而是面向全球的各个区域,从跨部门沟通到跨区域沟通,再到跨国沟通,同事之间沟通的范围非常广阔,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和某位同事甚至上下级之间从来没有见过面,但已经在电话或邮件里频繁地沟通过。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个人不发出声音别人很难看到你的存在,更看不到你的业绩价值和贡献大小。E-mail往来、国际会议上的发言,这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跨国电话会议中,最忌讳不发表任何看法和观点。在西方人文化里,很难想象一个人对事情没有想法是什么状况。如果经常no comments,就会给各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质疑你基本的工作能力很差。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是因为开会而开会,每每开会都是为了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所以与会的每个人提供的见解越多,问题暴露得越充分,解决问题就越集中、越有效。你参与的程度越高,你所负责的工作就被人理解得越透彻,工作开展得越深入。

此外,在很多跨国公司里,美国或者欧洲总部对中国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环境等情况很可能缺少足够了解。这时候,你的声音就要反映你代表的部门状况甚至是所在国家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在跨国沟通中,你可能首先代表的是自己,但其次,一定是代表你所在国家的市场和发展水平。进入外企的人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些事情的必要性,懂得说与不说,懂得在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见解。

Aggressive的人表现出肯定自己、坚持自己的理念,简单说,就是争取个人和部门利益的竞争性。在不同的企业里,aggressive的表现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美国企业的aggressive更多地彰显个人英雄主义。但在欧洲企业里,团队精神甚于个人英雄主义,在日本、韩国等亚洲企业里,就更是集体主义文化占据上风。所以,aggressive应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原则和氛围考虑。



真正的沟通:获悉他人意图



汪洱

新华信正略钧策合伙人、11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成功关键词:语言、责任感、思路开阔、抗压、多任务多客户

当努力工作、认真做事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时,其中最大的区别是:用规范、高效的方法来努力工作,将会帮助我们获得更快的提升。



语言能力包括外语能力和表达能力。当我们说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时,通常不是指伶牙俐齿,而是语言表达的清晰程度,真正的沟通能力在于能否准确地理解对方的内心,获悉他人的意图,并从对方关心的角度、以对方习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毕业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面试过程中了解面试官的观察角度、提问的意图和评价标准,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很难回答,都是陷阱。比如,你打算考研吗?如果回答不考,面试官会认为你没有上进心,不重视未来的发展规划;如果回答考,企业会担心你能否对工作尽心尽力,学习的课程是否和企业相关,毕业之后是否还能继续服务企业。真正有效的答复应该基于一个基本理念:个人是否继续深造取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能给企业带来多大价值。

同样的陷阱会出现在面试中你未来的直接上司问你:“我很看好你,如果我录用你,你想不想做到我这个位置?”它既考察了个人的职业规划、自信心,又考察人际关系技巧,同样不能轻易回答“想”或者“不想”。老练的应聘者会答复得很委婉:在您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一定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

责任感分两种:表达出来的责任感和潜在的责任感。面试到最后时,很多面试官都会问,你对公司还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很多毕业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考察责任感。因为真正有责任感的员工提出的问题必然跟工作本身相关,比如实际工作中可能遭遇的困难、需要哪些资源支持等。相反,缺少责任感的人更多会从自身出发来提问,如福利待遇、培训计划等。

西门子负责3G技术开发的公司,曾经招聘过一个欧洲留学归来的学生,一切都很满意。但在面试最后,他对人力资源部的面试官说,你们不会违反劳动法吧?事实上,该公司的规定是:8点前下班的加班补贴是50元,8点后下班是80元,不是按照小时工资来加倍支付加班费。这位留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和工作相关的问题,而更多地关心起报酬问题。这一方面表明他的法律意识很好,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企业缺乏责任感,加入企业的动机有待重新考察。

另一种责任感是指面临失败时,不推卸责任,并为各方考虑周全。比如,公司甲对毕业生小黎做出了录取的承诺,但之后因故不能录用。小黎匆忙之下应聘了乙公司的岗位,但这时甲公司重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很显然,小黎更期望去甲公司工作,但他在离开乙公司之前,向乙公司推荐了接替自己岗位的合适的朋友,并安排面试,帮助公司和朋友沟通。这就是一个成熟的、有责任感的人的举动。

同时责任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开拓思路。比如,主编要求国内报社记者必须在Financial Time或者Business Week宣传他所在的媒体,记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担当起这个责任?如果他拿出冲锋陷阵的勇气接手这份工作,必然就会想方设法,寻求各种资源达到目标。在外企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有些人可能不是那么有能力,但总有胆量在领导面前请命,在部门间争取挑战性的工作,如新项目、新业务,之后才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资源、支持力量和方案。这是在外企不断做出业绩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外企,用西方的头脑思考



Philip

某美国公司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

要不要进外企,最关键是要全面了解一家公司,你和它是否对味,你是不是喜欢这项工作。如果味道不对,怎么努力表现都不对。



和很多早期进入外企工作的白领一样,我也是学“洋文”的。其实毕业的时候我心里也有过挣扎: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工作?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中国在改革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