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慧聪网盛冰火两重天
时间:2009-11-09 13:52:2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只有做强的网站才有机会做大,也才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文/余德光

据最新的慧聪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06年9月,慧聪营业额达2.09亿元,亏损额共计6067.8万元。慧聪去年同期营业额为2.58亿元,但亏损额为2553.2万元。11月1日,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盛)在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第54次发审会议中的IPO申请顺利通过,即将成为国内第一家首发A股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两条B2B领域的新闻,两种风格的B2B网站,做大还是做强,其本身就隐含一个战略选择。大而强是一种理想状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遇到的问题都是大而不强或强而不大。不过在B2B领域内,慧聪与网盛则把企业应该做大还是做强的问题解答得淋漓尽致。

对于慧聪的表现,有业界人士认为:“做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明确的定位。慧聪既提供网站建设服务,又做 B2B交易服务,还有360行的市场资讯,可是无论哪一项服务都没能给顾客带来满意的感受。他做的太多太散了,没有市场沉淀也没有基础,只是靠广告来进行宣传,这样当然做不好。”所以,慧聪才会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反而出现业绩一年比一年差的现象。

对此也有人这样评价:“慧聪一直都在扮演追随者的角色,缺乏自己独特的创新,这完全是经营思路问题”。的确,缺乏创新或许才是慧聪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像马云曾经说的“像我者生,学我者死”,慧聪显然和阿里巴巴太像了。据笔者了解,只要阿里巴巴一改版,慧聪马上就跟进,模仿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模仿对于一个公司的起步而言,的确可以减少研发成本,但是对于已经发展多年的慧聪来说,如果到现在还照抄阿里巴巴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

慧聪为何总是不能做出自己的创新?或许是因为没有积攒下创新的资本。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在人力,人力资源才是一家公司创造利润、创造新模式的根本。在这一点上,慧聪恐怕也犯了错误。此前,媒体曾多次曝出慧聪拖欠员工工资及三险一金的相关新闻。这样的人力资源现状对于慧聪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如此看来,或许存在着这样一种逻辑:一开始就做大,所以不强 ;不强,所以难以留住人才;缺乏人才,所以难以创新;缺少创新,自然难以长久……如此恶性循环。

与慧聪的发展路线恰恰相反,网盛一开始并非求大,而是拼命地做强。这家在阿里巴巴眼皮底下生存的网络公司现在却是活得有滋有味。在1997年12月创办之初,网站总投入是12万元,到2006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3214.435万元,净利润1399.65万元,而且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来源于化工系网站。

虽然“网盛科技”的名字并不为多少人所知,但其旗下的中国化工网却在国内外都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务实,是中国化工网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虽然其页面设计毫无美感可言,但是对于现在的很多化工企业而言,一上班就打开中国化工网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目前,中国化工网有6000家会员,据说已抢占了化工行业70%以上的份额。

网盛为什么要上市?中国化工网的网页上曾经登过多达8条的理由,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动机还是为了把自己做大。一家媒体最近对于中国化工网的评述或许能比较贴切地形容网盛当前的心态:“化工是中化网的强项,而孙德良也不会放弃他的拿手好戏,他可以将中化网的经验克隆到其他产业网站的经营上。目前,他手里握有中国纺织网、中国医药网等,当中国化工网的地位已然不可动摇之时,这些网站就成为他要开辟的第二战场。”

当然,网盛想要将自己的整个体系向外扩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慧聪目前的状况或许可以给网盛一个警醒。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做强是根本,做大不过是结果。只有做强的网站才有机会做大,也才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