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灿坤集团母子公司管控研究
时间:2009-11-09 13:54:3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一、集团介绍

灿坤集团是一家台资企业,成立于1978年,依靠遍布全球的国际化研究发展团队和管理队伍,现已成为世界知名的产销合一的跨国集团,产品行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灿坤集团拥有一流设计研发基地(设立于德国、瑞士、美国、日本、台湾、上海、厦门)以及领导时尚的品牌总部(设立于东京),其主力产品电熨斗、煎烤器年产量均列全球第一位,咖啡机年产量位居全球前五大。

灿坤集团以追求产品的品质与美感为目标,提供与现代精致生活概念相结和的创新设计,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设计大奖。设立于日本东京的品牌总部,专注于品牌的规划与管理。产品获得美国UL、日本JQA、加拿大CUL、欧洲CE及中国CCEE等多国认证机构认证,行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90余国和地区,成为享誉全球的小家电专业制造商。

1993年,灿坤成立中国市场总部,经营维修网点遍布上海、北京等29个大、中城市。中国第一家先后在大陆、台湾、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大型跨国集团。

二、公司治理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家传统的家族型企业,灿坤在集团公司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很好的道路,对国内企业开展集团公司边界治理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作为家族企业,灿坤初期的治理模式上存在着家族企业所固有的特性:(一)企业所有权与股权由家族成员控制,(二)家族成员掌握主要经营权,(三)管理决策家长化,(四)背负家族历史使命,(五)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六)银行外部监督薄弱,(七)政府制约。

灿坤在集团公司扩张过程中,在集团公司管控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一段时间,公司业绩不断下降。主要问题体现在:

1、盲目扩张

灿坤过分迷信台湾的经验,盲目扩张,简单的复制工作,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等很多方面变化的因素影响,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

更何况,灿坤在生产和流通都要投精力,两条通道都需要输血,大陆竞争对手,要么是生产厂,要么是流通商,只需要做好主业,灿坤面临本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对手,竞争本来就激烈,盲目的扩张分散实力导致更加痛苦。

盲目扩张带来的管理层的混乱导致了灿坤业绩的急剧下降,发展一度受阻。

2、成本控制和价格问题

管理层虽然有在台湾成功的经验,但是不了解大陆的实际市场,需要试水,工作能力并没有大陆当地人才强,而这部分的薪水开支大大高于大陆干部。

在灿坤本地发展时期,其导购和销售人员均为灿坤自己人员,人员数量多,并产生培训费用。在以"手机、数码、家电"为代表的3C的覆盖范围内,灿坤自身产品很少,更多依赖外部采购,竞争对手和上游厂家合作已久,通路熟练,价格和资源上优于灿坤,在消费群体中也有"先入为主"的优势。

3、管理层水土不服

作为家族企业,灿坤管理层大多来自台湾当地,而在进军大陆的过程中,这种家族企业固有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问题,导致企业在同大陆同行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推出的计划明显劣于苏宁等本土企业。其会员制的运作模式迄今没有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此外,灿坤店中的3C产品在其他商场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更有优势!同时,灿坤3C店中的有些产品的品种相比竞争对手更加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选择需求。因此,就目前来说,作为一个会员最终所得的服务并没有得到提升。会员制非但没有加强竞争力,相反还成为桎梏人气的祸首。

三、灿坤集团的对策

面对集团扩张后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灿坤积极推进公司治理。近年来,灿坤积极推动公司治理理念,首先改变所有者即是管理者的心态,推动灿坤企业本体公开化所需要的各项改革。包括了聘任专家担任「公司治理」的顾问,并建立新的独立经营团队,充分与主要干部充分沟通、邀约能对公司有实质贡献的独立董事,并推动权能分工的公司管理制度,将董事会及专业经理人的职责与绩效评核明确区分。灿坤集团因落实公司治理,业绩大幅成长,公司股票上市后,家族所有之股票获利更甚以往,在大陆厦门挂牌的灿坤股票,并因而获中共证监会邀请将赴上海上市,使得公司前景一片看好。

据了解,集团目前正着手组织规划与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稽核管理会计制度的建立、资讯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营运策略的规划。现在,灿坤集团是站在一个制高点看待未来走向,一切规划都将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能够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经营的流程、结构、规章与营运绩效的督导及管理,来达到保障股东权益、提升股东价值的目的,公司治理就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集团表示,包括厦门灿坤在内的灿坤集团上半年已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在既有的基础上推动公司治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由灿坤集团持股62.5%的境内B股上市公司厦门灿坤实业也正在逐步淡化大股东吴蔡家族色彩,如引进台湾大学会计系教授刘顺仁及首席电子商务总经理李浩等出任厦门灿坤外部董事、聘请中山大学叶匡时为顾问等。据悉,目前灿坤集团正着手制作企业价值报告,该报告将从强化公司治理观念出发,强调公司营运透明度,详实叙述产业环境、产业前景以及灿坤集团的应对策略,以便让投资人随时掌握公司最新动态。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七个月实现营业收入达1.9亿美元,因此公司对于完成年度营业收入充满信心。而灿坤集团今年的营业收入预计能达到300亿台币(折合约75亿元人民币)。

四、华彩点评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集团边界治理方面的案例。灿坤管理层初期运作非常良好,然而,随着在大陆扩张步伐的加快,问题逐渐显现。我们认为,经营不善,推出的3C计划管理失控,导致经营业绩无法达到集团下达的经营目标,这只是其的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碰到了边界,也就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出了问题,从而才会导致下属连锁店经营不理想,形成业绩下滑。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大型连锁零售商不通过操作管控这么一种大集权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内部调度和管理协同难题的,哪怕是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公司,在这点上都恪守总部制定几乎所有的政策和重大事项处理权。

迪斯尼公司的集团边界治理,是家族治理方面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因为公司坚持聘用家族内部成员,几度使公司面临极大财务困境,而后引入职业经理人迈克尔·艾斯纳,才逐渐走出困境,成就了今天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

灿坤要想打造一个零售帝国,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而要想集团化,必须研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集团化的优势是什么?如果终极答案是战略协同的话,那么战略协同为何如此困难!

企业集团既有规模性的优势,又具有组织结构上的优势,它保留着单一法人企业内部管理的“权威性”,可以用“看得见的手”进行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把单一法人企业无法避免的、受“看不见的手”所左右的部分——所谓“市场公平交易”转移到集团内部来进行,从而避免过多交易费用的支出。这是集团的战略协同优势。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