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企业需要关注未来生存
时间:2009-11-09 13:55:0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注:本文原载2006年11月8日《中国文化报》)



  主持人语:在广袤无垠的非洲草原上,有一只羚羊,每天醒来就意识到自己必须拼命奔跑,速度要比狮子还快才能不被狮子吃掉;草原上还有一只狮子,每天醒来就在想自己要比羚羊跑得还要快,否则就会被饿死。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定律,市场中的企业亦是如此。企业只有不断地强化生存意识,才有(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可能生存下去;企业必须保持有在未来生存的意识,才能让自己基业常青。所以企业需要关注未来生存,这是一种境界。在本期的企业文化沙龙,我们邀请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概念的创始人邓正红老师和我们一起探讨企业如何在未来生存。



主 持 人:《中国文化报》记者 郭素娥

特邀嘉宾:未来生存管理创始人 邓正红



  主持人:邓老师,欢迎您的到来。关于羚羊和狮子的故事想必您一定听过:羚羊在拼命奔跑,害怕被狮子吃掉,狮子在拼命奔跑,害怕被饿死,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定律。对于企业,也要遵循这样的生存定律,所以您提出了企业未来生存管理这一概念。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企业未来生存管理这一理论。



  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是基于企业未来处于一种高度不确定性提出来的,因为事物在变化是铁的法则,如何适应变化,应对变化,或者说企业具备多大的应变能力,将决定企业未来生存命运。常规的应变方式(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不外乎两种:一是动态型的以变应变,一是静态型的以不变应万变。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核心也是“应变”,但这种“应变”处于动态与静态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将变与不变融为一体。



  遵循规律,绝对忠于规律,是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奠基石,也是企业走向未来的根本。客观规律包括市场规律、社会规律、环境规律、资源规律以及人文规律等等,规律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背,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无情惩罚。实际上,按规律办事,按规律组织经营管理运作,企业什么时候都不会吃亏,即使亏了也是暂时的,因为建立在规律基础上的企业生存根本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主持人:为什么要对企业进行未来生存管理?



  邓正红:影响企业未来生存最大的未知变量是环境变化,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通过环境特性的变化而体现出来。格罗夫认为环境是三维的,即:(1)环境的动态性指环境变化的速度和幅度,如果环境要素发生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烈的大幅度变化则为动态环境;反之为静态环境。(2)环境的复杂性指参与者的数量、规模、新产品的出现等。(3)环境的容量相当于市场容量。如果环境既复杂又不稳定,则组织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之中。



  从稳态环境向动态环境变化,从简单环境向复杂环境变化是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企业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之中,企业前途未卜,生死难料。我创立“未来生存管理”,主要是如何透过动态而复杂的环境变化,让企业活得下、活得好、活得久。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是逆环境变化趋势而进行的战略、战术管理,其管理路径是从复杂到简单、从动态到稳态,使企业未来生存由高度不确定性变成现实的确定性。



  主持人:那么,如何对企业进行未来生存管理?



  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但变化的趋势并非难以料定,是完全可以掌握的。企业(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未来生存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确定性的。这种确定性是由两个极端因素决定的,一是资源,二是文化。拿品牌整合来说,品牌是市场资源和企业文化的结合体,整合品牌就是按企业文化的要求重新配置企业的市场资源,因此,整合品牌就是为了企业未来生存。

  

  资源也包括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产业的来源,任何行业的兴起,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对自然界来说,资源是有限的,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挖掘资源、挥霍资源,资源终究会枯竭的。资源在一天天减少,它的变化趋势就是渐渐向零接近。资源的紧迫和稀缺,决定了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确定一条走资源节约型之路的生存模式。



  资源决定企业未来生存之路,而文化则引导企业未来生存。企业文化保障企业未来生存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企业战略,至于运用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模式,采取什么样的企业战略,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可以确定的。资源属于企业外部的因素,是客观的,文化属于企业内部(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因素,是主观的。为什么说文化是极端因素?这是由资源的极端枯竭性决定的,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客观假设,为了弥补客观资源的不足,企业必须始终以一种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撑本身的生存,正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就是用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整合有限的自然资源,使企业能够持续有效的发展。这种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描述其状态就是无限地生存下去。



  主持人:企业进行未来生存管理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原则?



  邓正红:原则一:拥有核心生存理念。《基业长青》作者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勒斯说:“高瞻远瞩的公司要小心地保存和保护核心价值,但是核心理念的所有表象却都可以改变和演进。”“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核心理念与文化、战略、战术、作业、政策或其他非核心的做法混为一谈。日久年深之后,文化标准必须改变,策略必须改变,产品线必须改变,目标必须改变,权限必须改变,管理政策必须改变,组织结构必须改变,奖励制度必须改变。到最后,公司如果想成为高瞻远瞩的公(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司,惟一不应该改变的是核心理念。”谁拥有自己的核心理念,谁就拥有自己的未来。我一直认为,不管企业有什么样的想法,在企业的核心理念中从始至终存在着既原始也是终极的永恒主题——生存。企业要有所为或者作为,首先得好好活着,好好生存下来,如果企业连生存都不能保证,那么谈别的都是虚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原则二:坚守企业生存的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最优秀的一面,面对环境的变化,企业对文化的整合和再造,并非都从零开始。有的企业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反映时代要求、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企业的“精、气、神”,是企业走向未来的“根脉”,在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不但不能割裂,而且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原则三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