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动与静的管理学思辨
时间:2009-11-09 13:56:0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成长的烦恼



刘老板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小型高科技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为人精明强干。他6年前开始创业,在历经了无数磨难之后终于从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发展到今天员工上百人、资产两千万的规模。

最近这些日子刘老板一直不开心,因为他听到有很多员工在背后议论说他朝令夕改,没有常性,把制度更改当儿戏。事实上他也早就察觉到了这种苗头:因为制度变的太快,实际上有很多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员工也压根没把制度当回事,管理也因此陷入了执行力缺失的窘境。

刘老板谈到这件事时感到很委屈:“制度变的太快这是实情,员工背后议论,消极抵触也是实情,但不变能行吗?企业是我一手创办起来的,我当然是希望它越做越大,管理上发现有漏洞的地方就要及时堵,制度不健全的地方就要及时改,企业这么多年在经营上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急流险滩,还不都是靠灵活的机制和快速调整才化险为夷的吗?制度不也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才制定的吗?现在企业越做越大,员工福利待遇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难道我有什么错吗?我看主要是员工的心态问题。”

刘老板的员工却持有不同看法:“在我们公司,制度就是老板口头的一句话,说改就改。我们都已经麻木了,新制度公布了大家也不着急执行,因为没准明天就变了。这样变来变去谁能受得了?能说是我们心态的问题吗?我看主要是老板的管理出了问题”

究竟是刘老板管理上出了问题,还是员工心态出了问题呢?

其实,很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企业都面临和刘老板一样的烦恼:是保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更重要还是保持企业的灵活性更重要。

目前,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董事会,基本都是老板一个人大权独揽的高度集权式管理体制,即便少数公司成立了董事会,也只是个象征性的摆设。中小企业的这种治理结构就必然决定老板朝令夕改的性格和过于灵活的决策体制,老板的行为失去约束和监管,行事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政策的制定和更改全凭自己一句话。这种失去了约束和规矩的灵活性如不加以控制,最后必然会导致:

(1)企业决策成了一言堂,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风险;

(2)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导致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够严谨,很多制度都是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和试行就仓促出台的,没有很好的考虑到突发事件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制度推行后可能会产生的新问题,从而导致经常性的“朝令夕改”,再好的制度也会丧失公信力。

(3)员工逐渐得失去了对企业制度的信任,企业的执行力迅速下降,从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4)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在实质上形成核心经营理念与价值观,这就导致企业的决策者在很多是非问题容易迷失方向,在制度、战略、流程等决策的制定上除了利润之外没有任何参照物,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变。变来变去,或失信于员工,或失信于顾客,或触犯了法律禁区,最终的结果是企业走向衰落,这也正是我国的中小企业95%寿命平均不超过7年的主要原因;



变化是企业适应环境的必然选择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时刻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告诉我们: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是动态的,都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在这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想要生存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当环境的变化已经威胁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而必须相机改变过去的规则而绝不能固守陈规。

当一个企业很小的时候,因为员工很少,管理基本靠老板的口头命令和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其实也是一种优势;当一个企业做大的时候,规则或制度就成了管理企业的必然选择。但静态的规则或制度与动态的环境本身就是矛盾的,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必然要时刻面临灵活性(动)与规则(静)之间的平衡,这几乎是这个时期每一个管理者都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而企业也正是在这种动与静的抉择与平衡过程中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

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辉煌一时的美国华人企业——王安电脑公司因成功研制半导体的文字处理机、对数电脑、小型商用电脑以及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而迅速崛起,鼎盛时期在美国《幸福》杂志500强企业中名列第146位,年收入高达30亿美元。但晚年的王安自傲于自己产品在设计和科技水平上的优势和声誉,没有看到转型期的到来,仍然固守以中型电脑为主的战略,结果逐渐失掉了市场。同时,当时很多客户为使用方便要求厂家保证电脑应符合某些技术标准,以便在不同厂家的电脑和不同文件处理系统之间交换资料或实现交互操作。不少公司为适应顾客这一要求而相继推出了与IBM 微机相兼容的个人电脑。但王安坚持发展高价且不能与IBM 电脑兼容的产品。这种做法不但违背了电脑系统化及软件标准化的趋势,无法吸引新客户,更因独立开发新产品成本过高而导致产品及售后服务价格太高,最终使老顾客也丧失殆尽。

短短20多年的奋斗,王安电脑公司创造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现代神话。而在短暂的辉煌之后,仅仅不到10年的时间,这个神话又破灭了。固步自封,不思变革导致王安公司快速衰落,最终只能是退出历史舞台。

而韩国三星却因为倡导变革,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端产品生产商一跃成为世界消费电子产品一流品牌。

60多年前,三星只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商铺;30多年前,三星为了生存为日本贴牌生产电子产品,几乎没有人知道三星的存在;10年前,三星仍然是廉价货的代名词;如今,三星是全球品牌价值提升最快的公司,消费电子产品一流品牌。三星社长李健熙有一句名言:“除了老婆、孩子不能变,一切都要变。做到一次性的变化并不难,但贵在坚持。我们每天都要坚持进行一点一滴的变化。绝对不能回头。”



核心价值观永远不能变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过:“如果一家公司想迎接不断变化的世界挑战,那么它必须准备在前进道路上改变除基本信念之外自身的一切。对一家公司来说,唯一不可变更的是它的基本经营思想(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也被称为“关键信念”,它是为实现企业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倡导的,指导公司员工共同行为的永恒的准则,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一些原则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宪法”,它决定了企业对于经营过程中对所有是非问题的判断(即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它绝不仅仅是挂在墙上供员工学习口号,而是企业的灵魂,它是有关企业战略计划、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绩效评估、工作流程等一切决策制定的原则和基础。

例如: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共有七条:

1、我们热忱对待客户。

2、我们信任和尊重每个人。

[1] [2] [3]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