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西安策划业十年报告书
时间:2009-11-09 13:58:3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2007年的西安策划业,“走出陕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词之一。在过去的10余年,西安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加速了本土策划业的进程。而经历了原始积累以后,争大做强的游戏规则开始发挥作用,一些策划企业开始寻求业务上的扩张,资本的输出。而且这种理念在不断的发酵、胀大,北上北京,南下上海,俨然成为西安策划业的一种潮流。这蓬勃活跃的同时,也引来行业界众多的目光,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们有没有实力,能为中国经济乃至企业界的发展带来什么?

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位,无论是主动地迎接挑战还是被动地接受冲击,我们有必要对西安策划业的历史、作用、定位、前瞻等作全景透视,以便认清环境,谋求发展。



风雨辉煌十年策划路

年华似水,一转眼多年的光阴已悄然流逝……

风声水起

伴随1992年“点子大王”何阳的风生水起,西安策划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最初与广告公司的某中职能扯不断理还乱的暧昧依附,到点子何、圆顺起名、天人智业等一大批都颇显稚嫩策划业的发轫者终于到当地工商部门注册下一个个连工商局都搞不明白,他们究竟要卖什么的公司名称的时候,西安本土策划业终于在懵懂与希望的交织中诞生了。尽管他们的诞生带有于生俱来的羸弱与幼嫩,但无论如何,他都成为西安策划业的形成打下了最艰难的一桩。而这个时期,在西安的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政府之间,人们常常看到一些骑着自行车,黑色皮包里装着《周易》、《何阳的点子》,细心的人们在听他们激情饱满的讲述他们的“高招”的同时还能嗅到他们身上还散发着粉笔味、油墨香。在闲暇的时候,他们会聚集在一起、在下着小雨的夜晚,在露天的小地摊上喝着冰镇的西安啤酒。他们会一起坐在路边的长条凳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喋喋不休的说着他们的构想。因为心里有憧憬,他们把生活演绎得充实而精彩。



十年策划路

策划人的眼光和魄力决定了策划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模,面对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的趋势,大浪淘沙如滔滔渭河之水,有些策划人沉寂了,有些策划公司消失了,但无论如何在1992—2002年的10年间,西安的策划界依然是一个振奋人心而又英雄辈出的十年:

看看往事吧!西安策划业好戏连台:大明宫建材城崛起在北城、《华商报》的市民化运动、《女友》杂志突破100万户,雅荷花园一日售罄、海星电脑载誉中国;民生企业集团的CIS包装;书院门复古一条节,未央湖的品牌化运作,西安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这一件件“大手笔”的背后,都若隐若现地有“策划”的影子。

这一个个标志性事件,充分表明西安策划业在当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动力加速器,而恰恰是这些西安人耳熟能详的事实、事件,使得策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更作为一种方法活跃在西安乃至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被人认识、被人接受。

十年来,以深厚文化根基作底蕴的西安策划人中不乏佼佼者,他们当中让我们记住的人很多,如张富汉、樊文景、席有良、如宁怀远、李向东、如樊康练、薛伟宏、吴煜、王辉等等,他们形成了西安策划业当前的中流砥柱。或许他们并没有做出多少丰功伟绩,但是,面对策划业发展前无经验范本,外来压力滚滚的环境中,他们摸索前进,虚心学习并勇于挑战,卫是这种精神让这些神奇故事出自策划家之手,与此同时,西安的理论界也为这个阶段的策划业的兴盛推波助澜,《公共关系》、《行为科学》、《智囊》等与策划业休憩相关的杂志也生逢其时的相继创刊推出,成为西安乃至中国策划人的一块宣传阵地。



陕军东征,西北狼

提起足球,大概西安很少有人不知道号称西北狼的国力队,与此同时代崛起的还有西北狼之称的西安策划业第三梯队,因为职业的定位和社会角色的需要,经过十年的历练的第二代的策划人眼界更加开阔,转至资金雪球滚动更快的实业,开办工厂,开发地产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在他们辉煌的光环遮掩下名不见经传的第三梯队,也开始从各大企业、学校、以及形形色色的职业中脱颖而出,渐入人们的视野,短短5年,采纳、美灵、红火、左右、巨象、万方、鼎展、袁氏、顶尖、孔明等一大批策划新势力迅速崛起,并以最快的速度扩张,到2006—2007年间,西安的策划业发展的辉煌顶峰,全市策划团体已经超过1200余家。使得整个西安策划连成线、公司一大片。西安策划业以强劲的势头行销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第三代策划群以王飞、刘万里、路胜贞、何海洋、袁小琼、刘俊、孔长春为代表的第三梯队的快速崛起,为西安策划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血液,这个时期,《营销神灯》、《营销企划二十四法》、《医药保健品五倍速营销法则》、《房地产动力模式》、《快速消费品品牌成长秘籍》、《用买的感觉去卖》、《玩转农资营销》、《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一线报告书》、《减法爆破市场》等营销作品,频频脱稿、争相问世,数千万字策划巨著频频亮相于中国的各大书店、超市。这些作品的问世一度激起了中国策划市场波澜,更为中国的策划业里新添了“西北狼”一词。客观地说,这些作品进一步普及了策划知识,宣传弘扬了策划的价值,确有其特有的价值,尤其对西安策划业快速被中国企业熟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西安第三梯队策划群作为西北企业最大的经济发动机,以其独特的智力聚集群,为中国西北的经济腾飞起到的巨大作用。当这些策划人的策划实践理论化、系统化,当这些骨子里天生不安分的西北军团的身份得到整个中国策划界认同、这一切的积累完成以后,2008年,以顶尖、袁氏为代表的西安策划实体纷纷挥师北上,挺进京城,成了继文学之后的第二次陕军东征。于此同时,散布在西安周边中小城市的一些策划团体,也纷纷抛弃原有的小家子思维,纷纷挺进

省城,安营扎寨,进行突破性的扩张。



西安策划业的乱象之谶

策划业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策划业是一个战场……



西安策划业从最初的萌芽过渡到10年的快速成长阶段,然后又进入了现在的“战国时代”。尤其是2005年两家本土杠杆策划企业顶尖与左右的“月饼官司”这一晴空霹雳再次暴露了西安策划业的短板,这个事件迅速升温,飞速膨胀,直至引起当地策划业的口水战,同行之间相互攻谶,成为西安策划业年鉴上“战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尽管现在西安注册的策划企业已经远远超过1000个,但仍有为数不少的策划后起之秀涉足这一行业,做“战国时代”的角逐。西安策划市场的此般无序竞争,人才的鱼龙混杂,使霸主地位的品牌和市场领导者始终没有形成。为了宣传自己,西安各大策划公司的宣传广告竟相出现在中国营销先锋杂志《销售与市场》、《商界》的版面上。而没有实力的草台班子,则在暗流涌动的市场竞争中,纷纷运用自己的“夺霸宝典”,竟相压价,迎合实力薄弱的小型企业的需求,甚至混水摸鱼,以次充好,试图在群雄并起的战火中渔翁取利。这种现状客观上导致了西安策划业菁芜并存,

[1] [2] [3]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