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妙手主刀“龙虾三吃”
时间:2009-11-09 14:23:3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记重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复

□黄宁

张复,男,汉族,江苏常熟人。现任重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历任重庆利华橡胶厂党委书记、厂长;重庆市轻工局局长、党委书记;重庆市经委党组书记、主任;重庆市政府市长助理;市经委主任;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正厅局级); 重庆市委企业工委常务副书记(正厅局级);重庆市国资委主任;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常务副书记。



在任职重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之前,张复曾先后在市企业工委、市国资委工作。在企业工委主持常务工作期间,他率先在全国中心城市中建立了对各行业市属国有企业统一管理的新模式。其后,又组织实施了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组建运行工作,同时改造组建了城投、水务、地产等8家投资集团,有效提升了国企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了重庆国有重点企业的良好发展,在创新重庆市投融资、深化重庆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对张复而言,这似乎就是人生的高峰了。

但是,新的挑战却悄然来到了他的面前。2004年6月,为使深陷于不良资产泥沼的重庆银行摆脱积重难返的困境,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出毕业名门、于经济战线已经摸爬滚打几十年、具有丰富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张复同志到重庆银行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此时的重庆银行,虽然自身也在不断努力,千方百计想要摆脱困境,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靠自己的力量已难以实现凤凰涅槃的梦想——2004年6月,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会上,重庆银行因为资产质量太过糟糕而被中国银监会毫不客气地亮出了黄牌。疾病缠身的重庆银行向何处去?重庆银行人忧心如焚,却束手无策。怎么办?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之后,代表重庆市政府为重庆银行指出了一条坎坷的光明大道,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龙虾三吃”战略,即资产重组、增资扩股,债务重组、核销坏账,引入战略投资者、整合上市的三步走战略,这个重大战略一经推出,重庆银行立刻看到了重生的希望。但是,这个战略的实践者和推行者会是谁呢?谁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以开疆拓土的气魄,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到重庆银行走马上任呢?遍寻重庆,沙场点兵,重庆市政府选定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复。

张复,此时已身居市国资委主任要职。在这个时候到重庆银行任职,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挑战。退,一马平川,再平稳过渡几年,即可安享前几十年的辛劳所换来的清闲舒适的生活;进,则可能是荆棘遍布,充满太多未知和变数,或辉煌,或失败的一次尝试。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张复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难以决断但又最坚决的一个决定:到重庆银行去!

2004年7月,张复履新,成为了重庆银行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他的到来,使重庆银行员工精神为之一振。在他所带领的重庆银行领导班子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行下,黄奇帆常务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为重庆银行量身定做的著名的“龙虾三吃”的战略得到了加速实施,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重庆银行最终走出了泥沼,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一方面,重庆银行经营业绩节节攀高。2006年末,其经营利润已突破5亿元,至2007年9月末,重庆银行总资产达431.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55.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了229.3亿元,经营利润达到7.66亿元,不良资产率仅为0.82%,资本充足率达到12.18%。

在国际著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全球银行排名表中,重庆银行2004年即已跻身全球银行业1000强,在该杂志2007年第7期公布的排名表中,重庆银行总资产排名已上升至826位,一级资本排名上升至867名。另一方面,由于业绩的迅速提升,重庆银行由一个“烫手山芋”成了资方眼中的“香饽饽”,资方纷至沓来。在对数家银行的比较选择后,重庆银行最终携手香港大新银行,实现了引资,并将由“引资”实现“引智”、“引制”,成为一家“资本充足、营运高效、内控严密、质量效益良好”的合作银行。日前,中国银监会已批准重庆银行由原来的“重庆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重庆银行”,重庆银行摆脱了名称上浓郁的地域限制色彩,为重庆银行立足重庆,冲出西南,成为全国性银行开辟了道路。目前,继引资、更名成功后,重庆银行A股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短短三年时间,重庆银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一颗闪亮的新星。那么,在市政府“点石成金”的魔法指导下,张复的妙招又在哪里呢?



一、牵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从企业基层历经磨炼成长起来的张复,深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任伊始,张复就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三会一层”的制度建设,健全了一级法人体制。按照《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要求,对重庆银行的《章程》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在依法使广大股东享有充分权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股东在股权质押等方面应遵守的义务;为有效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又进一步健全了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发展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提名委员会,制定了各委员会工作条例,各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增强了监事会的监督职权,监事会设置了办公室和审计委员会,为监事会独立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提供了保证;高级管理层认真贯彻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形成了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会的报告制度,主动积极地接受监事会监督。

通过规范的公司治理建设,重庆银行“三会一层”的运作框架得到不断地完善,决策、执行、监督各司其职,有力的推动了全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

“龙虾三吃”战略的第二阶段是剥离不良资产,这是整个战略中最为关键又最为复杂的一场战役。在张复的带领下,重庆银行的经营班子成功运作了两次不良资产剥离,还开创了国内商业银行股东减持股本核销不良的先例。通过上述工作,重庆银行累计剥离不良资产25.5亿元,缩股核呆4亿元,使不良资产率和资本充足率得到相应优化。

有目共睹的成绩背后是一位老共产党员高度的事业责任心和日夜辛劳的身影。为了使重庆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工作既能获得地方政府和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又能符合监管规定,在学习借鉴兄弟银行经验基础上,张复带领班子成员逐一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和股东单位征询意见,精心谋划剥离重组方案,经常因为某个股东或职能部门提出的不同意见、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加班加点,特别是关系到重组方案核心内容的谈判,都是由张复亲自主持。整个重组方案经过数十次反复磋商,最终获得了重组各方的一致认可,并在张复的直接指挥下得以付诸实施。

“不能把包袱都丢给政府”,是张复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思路。在重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