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打造高效的校园招聘——设计基于素质模型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时间:2009-11-09 14:34:0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Z公司是一家高速增长的快餐连锁企业,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转变的大环境,公司近几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50%左右。而从整个快餐行业来看,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是远高于GDP的增速甚至餐饮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谓是一个朝阳行业。扩张式的发展,自然成了Z公司的战略核心。如何打造一条人才快速复制线成了Z公司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

  Z公司目前采用社会招聘的形式招聘基层员工,对于未来的管理人员则较多的采用校园招聘的形式。可是,在仅仅一天的时间挑选三、四百人的简历然后再群体面试下来,人力资源中心的几个招聘专员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更令他们感到沮丧的是,由于公司不可能对校园招聘的大学生候选人进行二天的试工,很多表现优异大学生拿到offer后,经过考虑都放弃到公司入职。久而久之,人力资源中心的招聘专员对于招聘时的素质就变得模糊了,因为优秀的人才离职倾向高,而表现过于平平的员工又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所在的项目组经过研究,综合考虑了招聘的成本和流程,给Z公司设计了第一轮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第二轮采用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结构化面试的校园招聘方案。这两个环节的题目都经过精心设计,最大程度地覆盖了Z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综合管理素质以及目标岗位的专业素质(见表一)。  

表一 Z公司某岗位校园招聘方案和素质匹配表

  本文就Z公司校园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做为案例,介绍其中一些关键的环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高效的人才选拔工具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设计是在工作分析和素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致的步骤有工作分析、测试素质和行为标准的确定、测试目的和对象的确定、题目素材的收集、讨论题编制、讨论题的检验和修正、评分表的编制。

  笔者认为以上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有测试素质和行为标准的确定、评分表的编制。其中测试素质和行为标准的确定是最难的一步,同时也是跟招聘官评分信度和效度相关最大的关键步骤。许多招聘官反映无领导小组的打分不容易进行,可能的原因是:

  1. 招聘官不清楚测试素质的定义、内涵

  2. 测试素质本身没有一个等级清晰的评价标准

  对于第一个问题,Z公司拟建立招聘官资格认证体系和相应的培训体系,日后会通过职业化招聘官队伍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在于设计测试素质时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设计测试素质的五大原则:

  1) 针对岗位:要严格按照工作分析或者素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确定测试素质。

  2) 合理选择:有些素质可能并不适合无领导小组讨论,需要用其他的测试方法。比如表一所示的“学习能力”这一素质。按照笔者所在项目组对这一素质的定义和分级,学习能力较高的层次可以分别概括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和“提炼升华”。这几个层级的行为标准却很难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被观察到,但是在结构化的面试中,可以通过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判断出应聘者这一素质的得分。

  3) 分级明确:测试素质要有清晰的定义,并且应与应聘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对应。比如“沟通能力”的定义是“针对一定的受众对象,倾听、了解他人的感受,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信息传递的能力。”对于每一个素质,针对不同的层级还有更详细的行为描述。比如第四级“注重技巧”这个层级的行为描述为“了解根本议题和问题的所在,了解某人感受、行为、担心的原因以及正确看待某人特定的优缺点;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如使用比喻、排比等)清晰地表达较为深奥而复杂的观点;在表达时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作为辅助,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招聘官在评判的时候,只要熟知不同行为所代表的等级以及素质时,就可以对应聘者进行打分。

  4) 指标独立:素质之间要保持独立性,在解释上和层级定义上不要有交叉的内容。这一点其实很难在现实中做到,很多素质的分层级可能不是很容易辨别清楚。那么就要加深招聘官对于素质分层思想的理解。另外,对于行为的把握要做到更加准确,从而进行准确的归类。

  5) 适量的素质:在测试的过程中,如果要考察的素质过多,势必会分散招聘官的注意力。同时,由于招聘官不可能评判标准完全的一致,过多的指标也会造成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过大。另外,关注的素质过多,可能会增加素质相互关联程度,这样也增加了招聘官对素质的定义和理解难度,可能会造成主观评价成分过多的情况。国外有专家曾就测试维度的数量对考官(招聘官)评价质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分别用3个、6个、9个维度(素质)进行评价。结果是使用3个维度时,考官对行为的分类和评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