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知识管理与五行管理(2)
时间:2009-11-09 14:35:1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四、理论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听人说:哪仅仅是理论而已,在实践中没有用。其实,说理论无用,更多的原因是自己没有把理论搞懂,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智者重视理论的。想想,如果没有马克思列宁的革命理论,中国革命能够成功吗?所以,

1、理论能说服人,使人相信自己的观点,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动员;

2、理论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系统化,已有的知识越有序,新知识吸收的速度增快;

3、先有理论,后有行动;

理论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真理,经过实证的理论是科学理论,未经实证的是假说。论证是逻辑推理,实证是将理论与客观存在相比较,对错要用实践来检验。

企业的经营活动即是一种实证。每一个经营者都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自己的战略是正确的,自己的管理方式是正确的。谁也不能说服谁,如何来判断谁对谁错呢?通常是采取决斗的方式,即在市场中进行决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科学实证在于相信有一个客观真理的存在,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科学实证是为了对抗学术权威 ,纠正理论的偏颇,发现理论的边际。

实证的成功对理论水平的高低是有要求的,理论与实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六、案例

经验管理通常被批得很厉害,这是科学精英们干的事。以致于经验管理者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经验管理有其重要性和适用范围,是不可替代的。

经验管理的原则是遵循先例。即便是英国、美国这样科技发达的国家,其法律体系,总的原则是遵循先例。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学是按案例进行的。

中国同样是重视案例的,比如:医学领域的《郑钦安医案》,法学领域的《洗冤录》等等。即便是最为诟病的应试教育,老师让学生大量的做练习题,也是通过案例让学生们明白抽象的理论和公式。

还有我们从小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文化的传承也是由故事来完成的。这些故事也是一个个案例。

很多时侯,经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的传递有三个路径:一个是上升为理论,然后转化为技术(外化的技术,固化在机器或程序中);第二种是通过模仿,或心传在师徒间传递,形成内化的技术,即:技巧;第三个路径是通过案例来完成,案例更有利于理解和传播,有利于表达内在的东西。

  因此,管理做得好的企业都会编写很多案例,讲很多故事。



七、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是被一些人批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条主义”是错误的,也不意味着“评判”是错误的。这里的关键是度的掌握,度的把握在于智慧的生起。

文本化可以减少反复说的现象,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教条是文本化的一种形式,是圣贤内心证悟的简单表达(口诀)。就像毛主席语录一样,传遍大江南北。这是因为智小之人,无法理解理论的全部,只能够理解支言片语,运用被从理论中割裂出来的教条,在实践的运用中常常出错。于是人们开始怪教条了,批判教条了。其实教条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使用教条的人,他们的智很小。有智慧的人会反省自己,而不会去批判教条。

与实证主义相反,教条主义是从共性推衍到个性,在逻辑上称为演绎。演绎错了,就怪教条的错,这是人笨怪刀钝。

人们太自大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