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星球Google我们的生活将怎样被一家公司彻底改变》能力无限(6)
时间:2009-11-09 14:44:4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谷歌的管理者并没有将现在四处开花的数据中心建设视为显示屏上不久就会消失的信号。谷歌希望我们把更多的习惯于保存在办公室电脑或家里的电脑上的信息转移到集中的地方——如谷歌的服务器上去,它还希望我们把目前保存在纸上的信息数字化,这都需要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在线视频的流行也提出了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的要求——视频所形成的文件比文本文件要大得多。

由于在领头建造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积累了经验,谷歌现在已经把不断增加新的数据中心纳入了常规工作范围。施密特将这个过程描绘得甚是简单:用服务器将一座大楼塞满,然后接入头顶上的电线。根据需要重复这一过程。

在谷歌,佩奇和布林这两名从前的学生创建了一个为自己开发系统工具的软件公司。由于具备了成批量建设性能价格比优良的数据中心的能力,谷歌开始拥有无限制地扩大数据库容量、不间断地与Web发展相适应的手段。无论公司的业务量增长有多快,都不会出现能力与要求脱节而使新的服务内容被迫拖延的现象。公司也不会由于地方上有人反对而取消新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计划或被迫迁址。这样,公司就可以扩大,扩大,再扩大。但它也在一些用户和许多隐私权倡导者当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焦虑气氛,当他们看到数据中心正在成倍增长,于是便开始关心谷歌将怎样使用存放在它的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因为其中的私人数据是如此之多。

为了安抚公众的焦虑心情,谷歌满可以将它的运作方式公开,甚至就像IBM在20世纪40年代那样,把机器放在玻璃窗后边。但谷歌的管理层对公司的硬件信息讳莫如深,甭说将设备向过路人展示,就连对新闻记者也深藏不露。(我要求把我的脑袋伸进门内瞧一眼,只瞧5秒钟,也被拒绝了。)谷歌的一名发言人说,谷歌的管理层坚信,他们的硬件专家向公司提供的都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如果让其他公司的人都向里边瞄上一眼,这种优势就会风化,即使是通过新闻记者的眼睛,也是如此。当然,保守机密是任何高竞争行业的规范,尤其是在技术产业中。但即便如此,谷歌对秘密的态度还是与众不同。

在公司创建时所确立的最终使命——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组织起来——的指引下,谷歌所建立的贮存能力已经使它能够通过各种综合的途径对用户所想和所做加以掌控,这是其他公司都不曾做到的;它还可以永远保存这些记录,而不必为了保存新信息而删除旧记录。不仅如此,谷歌还通过将它自己私有的软件公式表述为“我的”以及窜改数据以达到区分其服务的目的,对技术也狂热地防止竞争对手的觊觎。这就导致了谷歌使用“黑匣子”(对外部完全不透明)的愿望与用户们对公开透明的希望之间的冲突。

用户们希望谷歌至少也应公开一下它为保护他们的隐私信息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用户们对保存他们个人资料的机器以及谷歌公司里能够接触这些资料的雇员抱有好奇心也是很自然的,用户们还会担心个人信息有可能被泄漏、被盗窃,或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明确要求下转让给他们。怎样才能让用户确信他们的个人信息不会以他们绝对不愿意的方式被用于他们绝对不愿意的领域?对隐私权关心的问题存在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但这些公司最关注的是个人信息是从哪里流入谷歌这个最大的池塘里的。这使得谷歌机器的日常管理成为公众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无论藏在那扇总是紧锁着的大门之后的东西有多么险恶,无论它是应当如此或不应当如此。为了改善其公众形象,谷歌应该有可能会发发慈悲把门打开,至少应该让人可以向里边瞥上一眼。至于数据中心“在黑暗中”运行、旁边没有人等,都不能解答谷歌雇员中会不会出现窥探用户活动的捣蛋鬼这一问题。但是多一些开放就能多带给用户一些安心,使他们对视线以外谷歌发生的事情少一些担忧。如果谷歌愿意更多地开放,它就能够证明在公司的日常运行中并没有人为的干预:谷歌的模式建立在自动化的调节上,在谷歌的信息工厂里从事工作的是软件,而不是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