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我变化不大(还在用波导),波导却变化不小。1999年波导等第一批国产手机企业进入手机市场后,逐渐打破了洋品牌的垄断,不仅从洋品牌手中夺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更大幅拉低了手机价格,使手机迅速从高端消费品变成大众消费品。2003年我买手机的时候,正是波到处在发展颠峰期的时候,在垂直营销、保姆式推广模式主导下,波导成为挑战摩托罗拉、诺基亚的中国手机代表。“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连续四年国产手机销量第一”等广告语成为人们茶前饭间的口头禅。那个时候,波导一直把“国产第一”作为自己的核心卖点。
2007年,手机市场的景象已经发生了360度转换,“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国产手机第一品牌的声音”已经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国产手机出口四连冠”等对出口的大力渲染。很显然,这只是波导的一种迫不得已而采用的宣传策略而已。他们已经意识到,内销已经没什么可卖的,只好卖外销来尽可能的维护与提升形象。而实际上,象波导这样盘大的企业,靠出口那一点产品是根本不可能保证机器的运转的。所以,路透社的分析文章称,在趋于成熟且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数家亚洲手机制造商因难以扩大市场份额,正面临退出市场的危险。这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缺乏经济规模,很难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行业巨擘抗衡。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波导。而波导一而再,再而三的要造车,更是验证了这种预言的可能性。
说实话,现在如果讨论国产手机如何打败洋手机这样的问题已经很有难度了,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我们的网络上的评论文章数量来看出。在一两年前,为国产手机的发展献计献策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就象我这样的业外人士也忍不住写了几篇疑似大而空的文章,以鼓舞士气。而今,此方面的文章基本上不见踪影了——国产手机难做啊,文章也难写!
作为波导手机的老用户,作为一个坚定的国产手机支持者,我写这篇文章首先想说明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受到过国产手机的欺骗,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认为国产手机质量不好,国产手机的局部、个别的美誉度是存在的。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国产手机失掉的并不是人心,只是让中国消费者暂时失去了消费的信心。
作为一个品牌策划人,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手机行业发展的专业观众,我始终改变不了指指点点的毛病。所以,有点愚见想一并脱出,不管有用与否,希望能抛砖引玉,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国产手机。
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