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之痛(十)人才机制转型
时间:2011-09-30 13:18:4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民营企业企业的发展实质上还是靠民营企业家在拉动,而没能做到靠人才推动。至于能够走多远,则只能取决于民营企业家的能力、行业的状况和市场的供求。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走不出“十年生命”的阴影,“用人”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限制了本身的发展。然而,其背后有深厚的根源,主要涉及公司政治问题,进而牵涉到了公司文化。

  人才机制通病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是政见不合,深层次还是反映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在理念与实践操作上的不健全。特别是民营企业做大后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的家族化经营,个人式独裁在当今十分普遍,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职业人才的介入,加之目前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来约束住员工,可能会导致民营企业家的权力衰弱而人才的势力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民营企业家难以驾御人才的工作会很自然的选择让其走人;也可能由于人才的能力已趋于最大极限,而民营企业家在潜意识里仅仅是把人才看作是雇佣关系,为企业的更大发展会选择过河拆桥。

  此外,由于我国很少重视职业意识与职业操守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导致职业人才队伍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操守的缺乏,面对民营企业家的无理,苛刻要求,跳槽是家常便饭,过分的话就会出现现在的这一幕。

  1.很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政策是“闲置”政策,民企老总最不愿意给人才的就是权力。人才频繁流失现象;目前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在税收上都是存在问题的,撇开存在原因的探究和对做法的非议,总之,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存在经济问题的地方如果交予外人无疑是授人以柄、引火自焚,所以,财务、会计、采购等环节都是老板的亲戚把持。

  2.老板对人才有一种求全责备的心态,同时又不能虚怀若谷,于是导致企业人才频繁流失。中国有民言,叫“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创立之初很多采用家族式管理,很多情况下也只能采用家族式管理,首先,创立之初企业家们对待自己的企业就像对待摇篮中的婴儿,只想让他活下来,这里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忠诚的问题,用人唯亲在这个时候出来当了主角。企业诞生之初,最大的敌人也许就存在于企业内部,也许就是企业自身。

  3.民营企业老总对功臣的办法是兔死狗烹。

  4.对人的怠慢和卑视;只要求员工奉献,却不愿意给员工以实际的利益。老板最鄙视的就是人才的个人意志和独立思想。民营企业家跟所聘用的人才之间并非一种简单的“君臣”或者“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博弈关系”。

  5.“愚民政策”、“集权管理”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人才在进入公司后,随着逐步对业务水平、顾客资源等的掌握,自身价值随之提高,只要时机成熟,“人才”就会向老板“要价”,提工资、升职位,甚至以离职相要挟,而老板担心的便是人才流入竞争对手企业,或另立门户给本企业带来更大威胁和挑战。这样,人才的心理线在一步步扩大,而老板的心理线在一步步后退,结果便是由原先的合作转入妥协,再由妥协变为不妥协,平衡状态被打破。很多民营企业家在解决该问题时伤透脑筋。

  6.稳定性和效忠心:在民营企业中,企业前景不明朗或内部管理混乱,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个别企业薪酬结构不合理,工作标准过高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员工跳槽。这些人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


  7.真诚利用:民企老板在创业初期因为独裁和集权,提高了决策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但随着企业的逐渐扩大,民企老板放不下人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诱惑或者就是民企老板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怀着纯粹“利用”的心态来用人,从而使管理无授权或授权不充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