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艺术与文化并重,透视资生堂的《花椿》情结
时间:2011-09-30 13:18:4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玟

 近几年来,日本资生堂化妆品企业旗下的“泊美”、“菲璐泽”以及“悠莱”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不断成功,吸引了众多的业界的目光和同行关注,随着日本资生堂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脚步不断持续加快,从而吸引了人们对于资生堂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其更深层次背景的分析和探究。  ?  资生堂在日本以艺术而文明,其对于产品文化和企业的挖掘更是一以贯之的进行持续投入。《花椿》作为资生堂企业所创办的企业内刊杂志,不仅仅也是唯一入选全球杂志势力TOP排行榜的商业刊物。遵循“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理念的《花椿》连同庞大的“花椿俱乐部”已成为资生堂的最佳文化表达体,影响力甚至远及巴黎。  ?  创办于1872年的资生堂,最初是设在东京最繁华商业中心银座的一家西式药房,取名源自《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涵义为孕育新生命,创造新价值。创办者福原有信先生汲取西方医学中的精华,生产具有东方特色的医疗用品。早期的产品大多为药品和卫生洗涤用品,如香皂等。1897年,资生堂生产出肌肤用的红色梦露(Eudermine)是第一瓶保养产品,资生堂从此开始了化妆品事业的开发与研究。资生堂真正成为一个化妆品牌,却是第二代传人资生堂的第一位公司主席福原信三的功劳。福原信三回到日本后的20年,资生堂从产品到形象都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成立了资生堂第一个设计部,由他们自己设计的海报充满了20年代巴黎新兴的Art?Nouveau和迪考艺术(Art?Deco)的影子,不一定以当时的“美人”标准为依据,而是理想中的梦幻女郎,这种既有东方格调,又有西方尊贵气质的形象正是资生堂希望营造的。也就是这时《花椿》杂志出现了。资生堂的领导者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企业文化,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形象包装的重要性,强调高品质的商品同样需要美丽的外表包装,率先在公司成立广告宣传部,培养年轻的广告设计师。那时,资生堂广告以素描、绘画海报为重点。??到了60年代中期,素描或绘画的海报渐渐退出,摄影和各种新式印刷技术成为主导,当然亦少不了新媒介——电视。?踏入80年代,资生堂请来了法籍的image?creator形象创作人舍尔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