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定一个符合经销商公司的相关框架,我们多管齐下,既借用了文献研究,又进行了大量的公司调查(附:经销商调查表)。
由此总结出经销商的五个成长阶段:创业、存活、成功、起飞、成熟,并用管理方式、组织结构、正规制度的多少、主要战略目标,以及公司所有者参与经营的程度一一加以描述。
我们对100位经销商进行了调查,共收回82份调查数据。我们请他们尽量地确定他们公司所经历过的时期和阶段,总结每个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描述那些引起变化的事件。
阶段一:创业
在这个阶段,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得到认可,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关键的问题有:
资源:公司能否获得足够多的终端客户和二批商,交付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生存下来?公司能否从一些重要客户或选择的产品中发展为销售额巨大的公司?
资金: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创业阶段的大量现金需求?
老板能力:是否具有创业精神和充沛的精力?
这个阶段的组织结构很简单——管理者什么都做,并直接监督下属。制度和正式规划几乎不存在。公司的战略就是维持生存。管理者就是公司老板,他完成所有重要的任务,为公司付出大量精力,是指令的主要下达者,并且和亲戚朋友一起为公司提供大部分资金。
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种类繁多,他们或是做一些中低档产品的代理,或是分销,或是在批发市场开一个门店。很多这样的经销商,由于未能获得足够多的客户、资金能力不足和选择的产品失误而无法生存下来。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会在创业资金耗尽时关闭公司,如果幸运的话,他们可以按照资产价值把公司转让。有时,管理者无法接受公司对他们在时间、财力和精力上的要求,最终选择放弃。而那些生存下来的公司,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阶段二:存活
公司能够到达这个阶段,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可正常运作的公司实体。公司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客户,并能够用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留住客户。因此,公司的关键问题就是从能否生存下来转变为收支关系。主要问题是:
现金流:短期内,公司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达到收支平衡,并足以支付货款,以及固定资产损耗后的维修或替换费用?公司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生存,并为发展壮大提供财力,从而能够在市场环境中凭借公司自己的资源和服务获得经济回报?
这时的组织结构仍然非常简单。公司可能有一定数量的员工,由一个销售经理或者一个负责配送管理的人。但是他们都不独立做重大决策,他们的工作就是执行管理者的明确指令。销售的产品可能增加了一两个,网络渠道也相应拓宽了一些,但是仍没有形成多少品牌力。
制度的发展微乎其微,正式规划,至多也就是现金预测。公司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生存,公司所有者仍然是公司的代名词。
在存活阶段,公司规模和利润都可能获得增长,从而进入第三阶段。或许,会像许多公司那样,在存活阶段维持一段时间,依靠投入时间和资本获取边际报酬,最终在管理者放弃或退休时歇业。“夫妻”批零店就属于这种类型。在这些边缘公司中,有的获得了足够的经济生存能力——通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