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氯化铵被衬托得略微紧张。一方面高氮肥生产及需求放缓,据中肥网统计国内复合肥企业大厂的开工率降至55.9%,原料需求实则有一定减少,也可以理解为复合肥方面对于氯化铵的需求不一定见得是增加,尤其是东北市场基本结束,前期的部分欠单虽在执行,但已在尾声阶段;华北、华东地区复合肥企业生产一般,原料需求尚可;西南地区复合肥生产扫尾之际,原料氯化铵的采购最后一搏。另一方面是尿素的高价支撑,且一旦尿素厂家开工率有所降低的话,厂家涨价便稍微顺利一些,氯化铵的低价优势就愈加凸出;再者是挤压颗粒氯化铵市场逐渐占市场份额,部分地区将其代替尿素等作为追肥使用。另外,下游心态调整,氯化铵货源一旦紧张,终端企业及贸易商一定程度上便会做适当储备,市场上一时间的难免出现涨价的信号或“哄抬”物价的想法。
最后是出口。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干铵行情便稳中趋好,试探性调整价格,这其中国际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及缓解国内的产量及销售压力;据海关数据显示去年4、5月份我国肥料用氯化铵出口总量13.42万吨,氮磷二元肥出口总量16.11万吨,不管今年同期出口量多少,对缓解国内行情都算是利好。
不过,利好因素的微妙环绕下,也不能忽视利空因素的影响,比如当下氯化铵的实际需求并不乐观。综合来看,湿铵行情不佳,干铵行情微妙,若干铵供应量继续减少的话,其行情还将持续良好态势,或局部小调涨,若想普遍且实质性上涨还需努力,短期内应是稳中趋涨。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