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时间:2011-06-30 00:00:00来源:作者:李湘
: 15px;line-height:24px" colspan="2" bgcolor="#FFFFFF">

  《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肉鸡场、肉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建造、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肉鸡与种鸡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场址环境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区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夏季通风良好、土壤为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土壤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地下水位低、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场区布局

  场区设施合理布局,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生活办公区及辅助生产区的建筑物。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也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50米的距离。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生产区具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小区,小区之间保持50米以上的隔离空间,小区内每栋鸡舍间距为4~5个舍高的距离。场内道路应分设净道和污道。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路面硬化,畅通整洁,主干道宽6米,支干道宽3米。生产区应有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种植树木、草坪,绿化厂区、净化环境。鸡场生产区周围应建造围墙,墙高2米,净道出入口大门、污道初入口大门和消毒池保持与外界的隔离。

  鸡舍类型

  根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鸡舍类型应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有窗鸡舍采光面积按舍内面积的十分之一设计,全密闭鸡舍应采用机械通风。鸡舍朝向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

  鸡舍建筑要求: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处理。建筑材料可选用砖混结构或彩钢板苯泡沫混合墙体;墙体及屋顶的材料应符合防火的要求。鸡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墙体、屋顶)、防雨雪、防鼠害、防鸟。鸡舍外墙合理设置门窗(有窗鸡舍)及通风口。地面两侧应设30厘米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鸡舍建筑面积以使用设备的饲养密度标准计算,每栋鸡舍饲养种鸡5000套、肉仔鸡10000只肉鸡为限。

  设备

  肉鸡网上饲养、笼养设备:包括饲养育雏、育成、种鸡使用的平网和鸡笼。产蛋种鸡笼笼地面积不得少于500厘米2/只。平养、笼养均应配备自动给料、自动给水与自动除粪设备。

  饲料加工设备:根据饲养规模购置原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成品料包装设备及原料储存仓。使用全价饲料饲养的鸡场除外。

  环控设备

  纵向通风使用的轴流风机及湿帘降温系统。风机宜使用大口径低速风机(风扇直径900~1000毫米)。

  光照设备:包括灯具及其控制设备,照明宜采用现代节能灯具。

  育雏舍的供暖设备:根据条件可采用水暖设备、火炉供暖及热风炉供暖设备,推荐使用热风炉供暖。粪污处理设备及死鸡焚烧炉。

  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等消毒器械。

  辅助设施:商品蛋种蛋储存库、门卫公共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大门消毒池。配电室及发电房,根据实际用电量配备用发电机组。场内排污,场内排水排污系统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渗水井(即马葫芦)。

  网上育雏

  在距地面以上50~80厘米铺以铁丝网或塑料网、亦可使用木条或竹竿搭成平面网。小雏用小孔网,大雏用较大的网孔。(待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