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技术 -> 养殖
春育雏鸭好赚钱
时间:2012-08-03 00:00:00来源:龙沼镇动植物诊所作者:辛丰
    鸭的育雏按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有养鸭经验的人说:“春季养鸭赚钱,夏季养鸭返本,秋季养鸭死赔”。春季育雏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太大。
    一、育雏
    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留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对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庄稼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1、温度
    雏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其抗寒防热的能力较差,气候变化很容易引起雏鸭疾病和死亡。育雏期间合适的室温如下:
    1~3日龄:蛋鸭,28~30℃;肉鸭,31~33℃。
    4~6日龄:蛋鸭,26~28℃;肉鸭,28~31℃。
    7~10日龄:蛋鸭,22~26℃;肉鸭,22~28℃。
    11~15日龄:蛋鸭,18~22℃;肉鸭,19~22℃。
    16~21日龄:蛋鸭,16~18℃;肉鸭,17~19℃。
    早春和夜间外界气温低,育雏温度应比白天高1℃~2℃。控制温度时,应遵循鸭龄由小到大,循序下降的准则,切忌忽高忽低,避免温差过大。由于雏鸭的体质有强有弱,外间气温高低不同,与温度密切相关的湿度、通风条件也有差异,因此,观察育雏温度是否合适最好根据雏鸭的精神状态决定。温度过低时,雏鸭挤压成堆,人为分开后,又重新堆集,此时应适当升温;温度过高时,雏鸭张口喘气,远离热源,烦躁不安,饮水量增加,此时应适当降温;温度合适时,雏鸭散开活动,三五成群,食后静卧无声,伸颈展翅,呈舒展之状。
    2、湿度
    育雏舍内空气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脚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这种情况往往在第1周出现。当湿度过高时,霉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雏鸭易发病。舍内空气湿度第1周应保持在60~70%,有利于雏鸭卵黄吸收;第2周以后保持在50~55%。这个时期常出现湿度过大,特别在肉鸭生产实践中,往往湿度过大,饲养管理应注意饮水管理和做好防病工作,保持鸭舍干燥。
    3、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会因拥挤造成雏鸭生长受阻,影响增重,个体大小参差不齐,死亡率高;饲养密度小,雏鸭生长较快,成活率高,但鸭舍利用不经济。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密度。雏鸭饲养密度如下:
    1周龄:每平方米蛋鸭35~28只。肉鸭:地面垫料平养每平方米30~20只;网上饲养每平方米50~30只。
    2周龄:每平方米蛋鸭28~20只。肉鸭:地面垫料平养每平方米15~10只;网上饲养每平方米25~15只。
    3周龄:每平方米蛋鸭20~15只。肉鸭:地面垫料平养每平方米10~7只;网上饲养每平方米15~10只。
    4周龄:每平方米蛋鸭15~12只。
    4、通风
    4日龄内雏鸭小,呼吸量小,排泄量和产生的污浊气也较少,加之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这段时间适当换气就可以了。随着日龄增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粪便发酵腐败产生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舍内湿度升高,应逐步加大通风换气量,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二、补维
    春季养鸭要注意补维A。维生素A缺乏症多发生于春季50日龄以内的幼雏鸭和初产蛋鸭。病鸭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增重缓慢甚至停止,呈倦怠、衰弱、消瘦、羽毛蓬乱、鼻孔流出粘稠液体、呼吸困难、运动无力、行走蹒跚,继而软瘫、喙部黄色变淡等症状。病重鸭一侧或双眼流泪,眼睑下方有乳酪样分泌物,角膜混浊、软化,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前房液外流;严重者眼球下陷、失明,甚至死亡。患病种鸭产蛋量明显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出雏率低,死胎率增加;公鸭性机能衰退。
    造成雏鸭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春养雏鸭饲料单一,青绿饲料饲喂不足;饲料加工、贮藏不当,氧化酸败而致维生素A含量减少;养殖环境应激因素,增加了雏鸭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导致1~2周龄雏鸭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春季养鸭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补给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如胡萝卜、菠菜、南瓜和鱼肝油等。要做好饲料的运输、贮藏保管工作,避免因氧化酸败而破坏维生素A。
    三、防病
    1、坚持鸭舍、运动场排水良好,地面干爽,经常更换垫料。食槽、水槽(盆)经常洗刷。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2、防疫;雏鸭在一周龄后,就要分别作好鸭瘟,禽生败等疫苗的预防注射,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染病对鸭群的危害。
    3、病鸭可用鱼肝油治疗,每只每次0.2~0.5毫升灌服,每天3次。或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对个别病雏鸭可肌肉注射0.5毫升鱼肝油。种母鸭每日用鱼肝油1~1.5毫升分3次喂服,疗效较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