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氮肥和磷肥产能的迅速扩大彻底改变了国内市场依赖进口的局面,而受累于产能过剩,化肥企业近两年效益较差,亟待突破困局,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相对于磷肥行业,氮肥行业能源和资源利用压力更加紧迫。从技术层面看,解决之道只有两个,一是煤头改气头,另一个就是优化工艺,强化废热利用。卧式三重套管高温余热回收装置正是市场急需的、具有支撑作用的企业转型升级的实用技术。
合成氨高温反应热利用工序是最让业内人士提心吊胆的环节。近几年曾发生多起恶性事故,死伤惨重,究其原因大都是传统废锅结构难以同时承受高温和高压的考验。此前,曾有一些企业为保安全无奈将废热先降温再利用,代价就是造成浪费巨大和效益低下。新成果实现的高温不承压、承压不高温创新理念,彻底去除了业内人士的一块心病。
与此同时,提升规模、做大做强也是中小氮肥企业转型的目标。如今一些新建中型合成氨厂正纷纷向国际先进工艺水平靠拢,以往只有大型合成氨企业采用的低压合成、前置废锅等技术也逐渐在中小型企业推广应用。对于低压氨合成工艺,前置废锅的工艺气入口温度较高,对装置的要求更苛刻,亟须攻克设备难关。因此,这项新成果的推出也为中小企业扩产扫除了一大障碍。 (丛林)
(作者:丛林 责任编辑:yadong)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