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创业农场的特色水稻
日前,在黑龙江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超级大棚基地内,这个农场利用育秧大棚实验种植的9栋旱作稻长势喜人,与全场50多万亩大田水稻一样已全部进入分蘖盛期,这标志着这个农场探索特色水稻种植新稻路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创业农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一个拥有水田57万亩的现代化国有农场。近年来,这个农场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水稻、有机水稻、蟹稻、糯稻、黑稻、长粒香稻等一大批特色水稻已在这个农场落地生根。为了让特色水稻种植稻路越走越宽,今年,这个农场又利用育秧大棚棚膜增温技术实验种植了9栋口感好、品质高的晚熟旱作稻,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能让种植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大棚旱作稻是集超早育苗、棚膜增温、旱整地、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叶龄诊断管理等多项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水稻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种植成本低,效益高,既省时、省力、节水、节肥、环保,又可以提高稻米口感,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一栋60米的标准大棚,产量大概在600~700斤,按照目前水稻价格计算,产值大概在900~1000元,亩效益400元以上。
河北:打造智慧农场
今年,河北省财政将投入2000万元,在全省创建8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打造18个农机农艺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
河北省将在8个县(市)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创建,创建县(市)定位小麦、玉米、马铃薯、花生、谷子(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聚焦联合耕整地、精准播种、高效植保、籽粒收获、烘干、产后初加工等短板环节。
据了解,参与智慧农场创建的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流转土地(股份制经营土地)要在800亩以上,或全程托管土地2000亩以上。智慧农场将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引领,引进遥感、北斗定位、自动驾驶、大数据作业平台,开展精准施肥(药)等8大现代农机化作业技术试验示范,依靠国家级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开展全程机械化智慧农场创建活动,集成试验示范农机、农艺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技术和新装备,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装备支撑。
台湾:清境农场小瑞士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三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内陆、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结语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场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能手集中,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由中国农机网整理发布,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民日报,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