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施行、农机购置补贴纳入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2004年11月1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
这一年是中国农业和农机行业史上重要的一年,此后十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提速换挡,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农机速度: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从2004年的34%提高到2014年的60%以上;农机总动力每年新增上亿马力,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从2004年的85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570亿元,戴上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桂冠。同时这十年间中央财政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到2013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到了7亿元。
2008年发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制发监督管理办法》
2008年10月8日,农业部发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制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的生产、订制和分发管理,保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质量。
2012年国家工信部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开始实施准入制
2012年工信部公布第一批符合农机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共涉及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52家通过联合收割(获)机行业准入审查的生产企业,以及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等40家通过拖拉机行业准入审查的生产企业。
2015年《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发布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首次将农业机械装备列入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机械化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3年持续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首次提出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
2017年《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发布、农机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为提高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现代化,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7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2017年6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
为引导植保无人飞机技术开发和规范应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发布通知,决定在2017年选择部分省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分别是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省市。
以上为笔者不完全统计,欢迎补充指正。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