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网 编辑视角】农机行业素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如今已进入十一月份,回头看今年的九月和十月,似乎并没有金也没有银。从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可以看到,9月份的AMI较上个月有下行走势,并没有出现金九的增长势头,而10月份更是在9月基础上继续下滑,创下五年来10月份的最低值。同时,各品类的市场表现冷热不均,一方面,拖拉机指数继续在谷底徘徊,收获机、耕整地机械和运输机械指数也大幅度下跌;另一方面,种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指数环比小幅增长。
中国农机市场9月AMI(图表来源: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中国农机市场10月AMI(图表来源: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虽然传统农机市场表现不佳,但这并不影响新型市场的崛起。作为行业的风向标,今年武汉农机展上琳琅满目的经济作物机械向市场释放了不小的信号:这是一个有市场潜力的领域。 受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经济作物品类众多、种植结构复杂,人工成本大、经济效益低,因此实现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能对其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已有部分农机企业将产品开发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作物机械上,在10月26日开展的武汉农机展上就能看到多家经济作物机械生产企业的主打产品。


然而,这并不代表农机企业可以一窝蜂地扎堆涌进这个领域。实际上,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且普遍存在着种植规模小的特点,对农机农艺融合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技术创新和科技突破作支撑,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把产品做好。因此在产业体系不够成熟的初期,行业发展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以及各高校、农机研究所的技术支撑的。 在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会议旨在为总结果菜茶生产机械化进程,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工作,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这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次召开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方面的工作会议,足以证明我国农业部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充分重视。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以经济作物大省山东为例,山东省从2015年起启动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组建了以山东农业大学和10多家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参与的研发团队,把大蒜等经济作物装备研发作为解决生产装备短缺落后重点任务之一。同时,把现有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全方位提升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 山东省今年率先在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月11日,山东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观摩会在济宁市金乡县召开,来自济南、枣庄、潍坊、莱芜、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大蒜种植户参加了这次观摩会。会上,针对大蒜种植、飞防喷雾、浇灌、大蒜收获等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进行了现场演示。

无独有偶,今年9月,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自走式大葱联合的研发项目也通过了鉴定验收,其中,多旋刀+U型铲组合式分层挖掘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结语:虽然近两年我国农机市场整体并不乐观,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新兴市场。今年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经济作物机械这一短板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