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膜
蔬菜大棚后屋面建造技术要点
时间:2009-12-30 09:32:28来源:作者:zs

  要点一:覆盖保温、防水材料

  待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东西向钢丝铺拉完毕后,先检查一下是否有向上翘的铁丝头,若有需用钳子将其下弯,以免扎破保温、防水材料;若无便可着手进行覆盖。目前,应用在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保温、防水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草苫、毛毡、无纺布、苇箔等。

 

  其覆盖方法:第一步,选一宽为5—6米、与棚同长的新塑料薄膜,一边先用土压盖在距离后墙边缘20厘米处,而后再将其覆盖在“后屋面”的钢丝棚面上。棚面顶部可再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固定塑料薄膜的中间部分。第二步,把事先准备好的草苫或苇箔等保温材料(3米长、1.6米宽)依次加盖其上,注意保温材料的下边缘要在塑料薄膜之上,以防沾水腐烂,缩短其使用寿命。为提高保温效果,加盖的保温材料以1层草苫+1层毛毡为宜,寿命长且经济实惠。第三步,为防雨雪浸湿保温材料,需再把塑料薄膜剩余部分“回折”到草苫和毛毡之上。还要注意,保温材料上边的塑料薄膜要超出大棚后墙边缘,把保温材料包裹严实。

 

  要点二:“上土”

  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大棚“后屋面”的保温性能,可在其上堆砌一定厚度的土层。方法为,从棚一头开始,使用挖掘机从棚后取土,然后将土一点点地堆砌在“后屋面”上,每加盖 30厘米厚的土层,可用铁锹等工具稍加拍实。另外,要特别注意上土的高度,以不超过蔬菜大棚屋顶为宜,且要南高北低。今年8月份莱芜地区建成了十几个新棚,我们到该处参观时发现,由于“后屋面”上土高度超过了蔬菜大棚屋顶的高度,使得大雨来临时,泥土被冲刷到了“前屋面”上,有的顺着放风口流入了棚内。此外,“后屋面”上土过多,易增加后砌柱子的承载力,安全系数降低。

 

  要点三:“护坡”

  有些棚户认为,新建大棚后墙土比较疏松,覆盖“护坡”材料后易散落。其实不然,假若当年建成的蔬菜大棚不及时“护坡”,一旦遇上大雨,极易将其冲垮,风险性非常大。据我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寿光洛城地区也曾经发生过,故在此提醒广大棚户加以注意。

 

  “护坡”方法:在平整好“后屋面”土层后,最好使用一整幅新塑料薄膜覆盖后墙。假若想减低成本,可利用旧棚膜,但要将破损处用胶带粘住,最好能覆盖2层,确保防止雨雪无法渗透,保护墙体。而后,再在塑料薄膜之上,加盖一层无纺布等防晒材料,可保证“护坡”年限在4年以上,同时又能起到防除杂草的作用,避免通过放风口传播虫害及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最后,棚顶和后墙根两处各东西向拉根钢丝将其固定,或用编织袋装满土每隔1米压盖1次。

 

  注意事项:“护坡”完毕之后,在生产中应尽量注意保护棚顶处的无纺布和塑料薄膜。同时,也不宜在棚顶之上埋设用于拴系压膜绳的地锚,因“后屋面”的土层较为疏松,且土层较薄,埋设地锚不够牢固。去年,曾有棚户的地锚在“后屋面”埋设后被大风拔出,导致棚膜受损。故该处地锚最好能埋设在后墙根处,既安全,又能加固“护坡”材料。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