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膜
农作物品种退出要与时俱进
时间:2010-07-06 09:45:0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杨胜

据有关专家介绍,农作物品种的使用具有阶段性,一般最佳使用年限为5~6年。近年来,市场上流通的品种越来越多,一些老品种种性退化、丰产性和抗病性丧失,个别审定品种在生产上出现严重缺陷,继续使用这些品种将给用种农户带来损失,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各地对农作物品种一直是“一审定终身”,生产用种“只进不退”,不实行品种淘汰,通过审定进入市场的品种越来越多,多年下来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种子市场“多、乱、杂”,让农民眼花缭乱,特别是在产量、质量和抗逆性方面都有许多缺陷,继续种植将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优良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衡量一个品种是否优良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优质、高产,高(多)抗、适应性广也同样重要。再优良的品种也有“时过境迁”的时候,不可能一劳永逸。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生产中经常遇到干旱、涝灾、低温、盐碱、病虫害等不利的环境条件。通过抗病育种、抗虫育种、抗逆育种,可有效提高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有鉴于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创建了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该机制有效地杜绝了有明显缺陷或丰产性等优势丧失的农作物品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现象,克服了生产上用种“只进不退”的问题,可大大减少农民选择品种的难度和风险,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实行品种退出机制,还可以防止部分不法企业利用老品种的合法身份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销售未经审定品种,也有利于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加快了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进程,使选育和引进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得到了及时审定和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保障了良种良法配套,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