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膜
关于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方向探讨
时间:2010-07-16 10:56:5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黄河
  随着对饲料及添加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某些饲料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作为饲料添加剂之一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残留以及给人和动物健康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忧虑。人们对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我国为了突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促进饲料及添加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包括酸制剂、寡糖、植物提取物、微生物添加剂等绿色添加剂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就。

  酸化剂是指能提高饲料酸度,通过与饲料或水结合,动物食用后,能改善其消化道环境以满足营养需要及疾病预防的需要。国外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酸化剂的研究,但当时主要是利用一些有机酸缓解子猪断奶后下痢。进入80年代后,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简单的酸化剂具有降低pH值,提高内源的活性,促进动物生长等系列功效,进入90年代后,酸化剂就被广泛地应用于禽畜饲料中。

  酸化剂的分类

  酸化剂主要包括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单一酸化剂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目前使用的无机酸化剂主要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其中以磷酸居多。无机酸具有价格低、酸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离解的特点。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山梨酸、甲酸、乙酸等。复合酸化剂是将两种或以上的单一酸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复合酸化剂可以是几种酸配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是酸和盐类复配而成。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利用酸化剂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活性的机制。很多研究表明,只有动物消化道pH值稳定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维持正常的消化生理,pH值过高能显著地抑制胃蛋白原的活化,当pH值高于6时,胃蛋白就会失活。早期断奶子猪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当子猪由母乳提供营养到饲料提供营养时,子猪食道、胃肠内酸液分泌不够,很难达到成年猪胃内的酸度水平(pH值为2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