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近了又近了,农膜市场也随着春耕影响火热起来,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从两会就开始畅谈的扩充内需,开发农村市场,以及两会之后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均把目标锁定在农村。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农村市场的持续火爆,农膜消费结构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低档农膜消费比例不断下降,中高档技术含量高的聚乙烯功能膜备受农民青睐。而农膜市场中大棚膜:三月棚膜生产以集中收集订单、短期开机为主,吉林省二月底已反映棚膜订单削减。江苏和河南两省大膜开机率较理想,维持30%-50%范围内。成品膜报价:民营企业,白膜报9300-9650元/吨,中型厂双防膜10300-10500元/吨。地膜:生产旺季维持,对PE原料需求量稳定。预计三月中旬前后,地膜生产适度转淡,进而地膜生产步入后期,至清明(4月4日)节后旺季逐步结束。因去年棉花价格不理想,多数地区反映棉花种植面积削减,幅度在30%-40%不等。地膜报价小滑至9400-10200元/吨,更低的价格随着本周PE原料价格的回升,没有报出。
中高档农膜成为新宠也是有原因的,除质量好以外,还有耐老化、防尘、防雾、保温及寿命长的特点,正好适应了农村的环境。目前的农膜品种主要包括中高档棚膜和地膜两大类,农膜主要是指棚膜、地膜、畜牧养殖用膜等,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据了解,中国农膜产量已居世界首位,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农膜产量达96万吨,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6倍;实现消费量超过120万吨。中国是世界上薄型化农膜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所生产的各种农膜产品门类齐全,其幅宽从0.5米-20米,具有长寿、流滴、保温、消雾、防菌、转光、高透光等功能的各种单层、多层复合棚膜,流滴、除草、增温、降解、防虫等功能的地膜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不乏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国情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产品的质量、技术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针对中国农膜企业之前发展的一些瓶颈来说,面对国家目前对农村的大力扶持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膜企业能否从中找出一线生机呢?接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改革创新、巩固发展、创出自己的品牌呢?
受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农膜企业的开工率目前普遍较低,08年由于原油快速攀升等因素的影响,农膜原料聚乙烯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农民使用农膜的积极性受挫,09年伊始,国家就开始了实施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种种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向好利导下,农膜企业也终于抓住机会,摆脱了将近80%的低档农膜的市场占有率,转而开发中高档农膜,这不得不说是农膜企业的一大进步。
资金短缺也曾被认为是农膜企业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农膜专委会理事长韩连贵说过,中国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农膜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值此经济危机之际,企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追求创新与发展,国家也大力扶持,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也解决了农膜企业的后顾之忧。农膜企业理应破釜沉舟,彻底摆脱低档农膜的市场,向着中高档方向加快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