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药
广西梧州:运用新科技点亮农业经济
时间:2009-11-06 12:50:3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大山
  新技术应用范围拓展增效增收激发农民创新精神   在藤县藤州镇潭东村,蘑菇种植大户莫留全采用二次发酵新技术,在4000平方米的大棚内种植两造巴西菇,获纯收入近6万元。物料二次发酵是梧州市针对不断壮大的食用菌产业而推广的一项种植新技术,据菇农反映,使用该技术后鲜菇产量比常规种植方法高出两到三成。   新技术种蘑菇,并不是梧州市科技融入农业生产、推动农民增收的唯一亮点。随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正节节攀升,而农民手头的种养新技术的内容也正日渐丰富了起来。在长洲区倒水镇,农民李北桃瞄准市场前景,前几年率全市之先加入了种植砂糖橘的行列。但敢拼敢创的他却苦于技术瓶颈,近百亩的砂糖橘几乎成了不开花不结果的“风景树”。这并没有挫伤李北桃创业致富的信心,在市和城区科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帮助下,他以最快的速度对果园进行低产改造,在去年一举突破多年来的果园欠收状态,在市场上卖出20多万元的产品,一次就把多年来的成本全部收了回来。   近年来,在梧州市农村,不论是山林果园还是水田旱地、江河水域,农业生产无处不受到科技推广、应用及创新成果的滋润,果园低产改造、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无公害种养、反季节果蔬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随处可见。据了解,近几年来,梧州市每年有3万亩以上的果园进行低产改造,对于八角、肉桂等经济林的改造面积更是达1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所涵养的范围更广,其中包括水稻、龙眼、荔枝、西瓜、蔬菜等作物,目前全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物种植面积达68万余亩,占总面积的近一半。另外,通过近两年来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全市仅去年就新增了七个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菜心、生菜、茄瓜、麦菜、四季豆等十个农产品品种 获得无公害认证,全市得到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基地近50万亩。   科学种养所带来的效益,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乐于接受新技术,而且还激起了他们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在藤县,土生土长的“土专家”陈丽珍历经四年的摸索,掌握了反季节龙眼栽培技术,成功控制龙眼的收获期。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错开龙眼的上市旺季,为种植者带来高出正常市场价格四倍左右的好收益。也同样是在藤县,当地种植大户易远军以科技为主打,率先在全广西种起了方形西瓜,并注册成立头啖汤公司和“头啖汤”品牌,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   据市农业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随着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展,以及农民自身的科技创新精神的提高,梧州市的西瓜和迟熟荔枝种植、瘦肉型猪养殖、江河网箱养鱼等一批批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正融入了越来越多科技含量,有力推动着农业生产增收增效。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此项技术的应用,可使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每亩节支增收46元。就目前全市68余万亩的应用面积计,每年至少为农民节支增收3000万元以上。 来源:广西农业信息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