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农药
广西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助农增收10亿元
时间:2009-11-06 12:51:3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大山
作者:李丽芳   本报讯 (记者李丽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唐诗形象地道出了农民种田的艰辛。但随着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广西的推广应用,不仅使广大的农民告别“弯腰曲背三千年,风吹日晒苦耕田”的艰辛耕作生活,还实现了增粮增收。自2001年以来,广西累计推广水稻免耕抛秧1760多万亩,增产稻谷近30万吨,农民节本增收约10亿元。   水稻免耕抛秧,是指在未经翻耕犁耙的稻田上进行水稻抛栽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是一项集免耕技术、抛秧技术、除草技术、节水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于一体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而确定的十大粮食作物主推技术之一。   广西在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中,各级农业部门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探索和试验,通过水稻免耕结合诱虫灯,分别与养鱼、养鸭、养蛙和绿肥还田进行组装配套,先后摸索出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 灯 鱼”、免耕“稻 灯 鸭”、免耕“稻 灯 蛙”和免耕直播、绿肥还田免耕抛秧等多种生态高效技术模式,逐步总结出了一整套免耕抛秧的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措施,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稳产高产。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一种省力化技术,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赶上季节,较好地解决了广西晚稻“寒露风”问题,从而确保稳产高产。根据近几年广西各地验收统计,水稻免耕抛秧平均亩产437.2公斤,比常耕抛秧增产25.2公斤,增产6.1%。   ———节本增效。水稻免耕抛秧每亩可减少犁耙田50-60元,扣除使用除草剂的成本15-25元,节省投入35-55元,综合每亩增收节支61元。2005年广西推广840多万亩,增收节支总额5.2亿元,仅免耕抛秧这一项,广西农民每年人均增收节支13元。水稻免耕结合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发展无公害优质稻,效益更明显。北流市新圩镇河村采取“稻 灯 鱼”模式,免耕抛秧稻田放养塘角鱼、禾花鲤鱼、罗非鱼、鲫鱼,平均亩产稻谷452.8公斤,亩产鲜鱼56.6公斤,亩产值947.6元,比常耕抛秧增加产值533.3元。   ———节省劳力。水稻免耕抛秧一般每亩可减少犁耙田3-4个工日,彻底解决了农民犁耙田、拔秧、插秧的“三弯腰”问题,实现了“男人不用扶犁耕田,女人不用弯腰插秧”,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浦北县西木山屯应用免耕抛秧技术后,农民“洗脚上田”外出打工,仅此项人均月增收入500元以上。   ———生态环保。免耕不用犁耙田,可减少水土流失及水分蒸发,提高和保护土壤抗旱保温能力。推广水稻免耕技术和稻草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在水稻免耕技术中配套使用频振式诱虫灯,在免耕稻田中配套养鱼、养鸭、养蛙和免耕玉米地养鸡,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有效降低农田有害物质残留。   为推进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广泛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积极创新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在全区各地开展“三免”技术进农家活动,组织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采取“一页纸、一封信、一堂课、一垌田、一张碟、一辆车”等多种多样的宣传、发动、指导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农民群众每人一张明白纸(技术资料),每户一个带头人,每屯一个示范户,每乡一个示范片,人人学科技,个个是能手。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对技术的认知,为该技术的迅速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2001年仅有1.9万亩,2002年达32万多亩,2003年近360万亩,2004年580多万亩,2005年达840多万亩,实现了五年五大步,推广面积占全国的60%左右。2005年“水稻免耕抛秧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召开,标志着广西免耕抛秧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专家给予了推广速度最快、实施面积最大、农民参与程度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五个全国之最”的高度评价。   作为广西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技术”,2006年广西计划全区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1000万亩以上,其中免耕稻草还田技术200万亩,免耕稻田养鱼35万亩。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