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我省各级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全面加强以赤霉病、穗蚜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截止日前,赤霉病预防面积1820多万亩次,小麦穗蚜防治面积3460多万亩次,其它病虫2820万亩次,需防田块均得到一至两遍以上防治,病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行政推动。省农委下发紧急通知,及时部署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并迅速转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后,立即召开了全省工作会议,专门部署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控工作。蚌埠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多次深入麦田视察病虫情,市政府召开了以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农委等单位领导参加的小麦;一喷三防;现场会。阜阳市政府专门印发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通知,分管副市长亲自带队深入田间检查指导小麦穗蚜防控工作。亳州、宿州、淮北、淮南、滁州、池州等市农委召开了防治现场会或专题会议,积极部署防控工作。
二、强化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麦产区31个县级植保站、176个乡镇病虫情监测点,密切加强病虫情监测。实行重大病虫信息周报制与发生趋势会商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宿州市、淮北市等地通过电视台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信息。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发布小麦病虫情报200多期,开展电视预报近100期,起到了良好的预警效果。
三、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省农委从中央下拨的小麦病虫害防治补助经费中,安排100万元资金招标采购赤霉病防控药剂17吨,发放沿淮12个县(市、区)开展防治示范。淮南市县(区)财政共拿出800万元资金,用于采购防控农药和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补贴。蚌埠市投入资金共计60万元,带动农民、种粮大户投入资金共计185万元。阜阳、亳州两市利用中央财政小麦;一喷三防;补贴资金共采购防控农药2048.9吨、机动喷雾器2000台。宿州市今年利用;一喷三防;资金招标发放用药面积达620万亩,小麦穗期用药基本达到全覆盖。截止目前,全省实施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已达1100多万亩。
四、广泛宣传,努力提高信息到位率。省农委通过安徽卫视、安徽日报、安徽农村手机报、安徽农网、安徽农业信息网等多个媒体,分别就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发生与防治信息及时进行宣传。阜阳市电视台、广播电台、阜阳日报以及县级电视台紧急播放小麦穗蚜防控警报和防治技术信息累计超过50多条次。肥西、全椒等地在本地电视台专题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报道与技术讲座。
五、强化督导,切实保障防控效果。省农委派出专家组,分赴各地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病虫防治。蚌埠市政府成立了由监察局、农委分管主任为组长的督查组,赴各县区开展防治工作督查指导。阜阳市农委组织 2个督查组并抽调24名农业植保专家检查指导8县市区小麦病虫防治工作。淮北、淮南、六安等市农委均多次组织督查组,深入一线实地进行督查指导。各地还加大农药市场抽检力度,净化农药市场,确保防治效果。(又柔)
评论 |
|